74 作家真辛苦06(1 / 2)

76

玛丽万万没想到, 达西先生的朋友中竟然有那么一位布莱克伍德爵士。

这位布莱克伍德也不是陌生人, 而是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中的第一位反派BOSS。玛丽早就猜测到自己身处的世界是同人世界,但这个世界里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来自于诸多小说原著,她可没料到会有电影人物的出场。

毕竟《大侦探福尔摩斯》改变自一部美式漫画,而非福尔摩斯原著小说。

电影中的爵士, 本质上就是利用化学原理装神弄鬼, 用恐惧蛊惑人心的骗子——不是玛丽瞧不起他,经历过绞刑后死而复生、受害者开枪却突发自燃这种场景很是骇人, 放在科学技术没有那么发达的十九世纪足够引起社会恐慌了。

然而对于拥有二十一世纪知识的玛丽来说, 他确实是个骗子, 和乡下跳大神、拿着封建迷信骗钱的神婆们没多少区别。

好在这位布莱克伍德爵士也不像电影里那样,呈现出一种美漫超级反派式的性格。

相反地,他虽然不苟言笑,但还算客气。玛丽观察下来, 觉得他其实不是一位严苛孤僻的人, 也要比影视形象里年轻一些。

或许只是同名而已吧。

玛丽暗自把疑惑和警惕压在了心底, 在发现任何线索之前她不能预设敌人或者罪犯, 刑侦过程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无罪推定, 假设有罪是件非常影响思维和推理的事情。

还是正常相处为好。

况且,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的婚期近在眼前, 玛丽发自真心希望他们二人的婚礼能够顺顺利利的,不要出现任何差错。

好在截至目前为止, 事情还算顺利。

不出三日,班纳特先生和班纳特太太也来到了彭伯里庄园, 一见到气派古朴的庄园,班纳特太太又是大惊小怪了一回,叫伊丽莎白很是无语。

相比较之下,在米尔顿和伦敦都待过一阵的凯瑟琳和莉迪亚倒是表现的不错。

见过了穷人们拮据的生活,也见到了伦敦车水马龙的城市风光,这让两位妹妹在几位绅士小姐之间多出了几分独有的谈资。加之达西先生的朋友们不是有爵位在身,就是生性正直、富有涵养,两位班纳特小姐年纪轻轻,最小的才十五岁,就算有失礼的举动,大多数人也不会同她们一般见识,放在心上。

至于玛丽,她还是像往日一样,在人数众多的社交场合,自觉地找个安静且采光良好的角落躲着去了。

彭伯里庄园藏书众多,谁有空同绅士们闲聊啊!何况玛丽现在图起清净来也是名正言顺。

早上的时候,一个来自伦敦的包裹由女管家交到了玛丽手上,她打开一看,正是新一期的《海滨杂志》。

这期杂志刊登着《连环杀手棋局》的结局。

四个月连载终于画上了尾声。收到刊物向来只是随便翻翻的玛丽,难得极具仪式感地认真阅读起来。

上一期的结尾,菲利普·路德以"连环杀手"这个定义换来了爱德蒙主动透露消息——他说,还有同样可怜的三名受害者死在了他的手上。

提供了准确地数字,追查线索就要简单许多。

警方不再是无头苍蝇一样地毯式搜索了。爱德蒙是一名工人,他的生活、工作环境固定在小镇之中,因而一年之内离开小镇的任何时机都有可能是出门犯案。根据他的上工记录,路德和警方很快就排查出了附近小镇和村落里的三名受害者。

和上两位一样的,无辜的少女们。

能看得出来爱德蒙的作案手法日益高明,加上他母亲,总共六起凶杀案一次比一次技巧娴熟。到距离他自首最近的那起案件中,如果不是事先换来了信息,连大名鼎鼎的菲利普·路德都很难察觉出那些细微的疏漏来。

警察拿着三位被害者的身份去找爱德蒙对峙,他供认不讳。

但路德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初来小镇时,在酒吧同爱德蒙相遇的场景时时在菲利普·路德的脑海中回转。不知道其为凶手的前提下,他们二人相谈甚欢,仿佛有种找到了知己的意味。

接着爱德蒙就下了战术,他想挑战侦探,自诩自己的能力和智商凌驾于著名的菲利普·路德之上。

作为一盘只有二人参与的棋局,每一步都事关胜负,爱德蒙怎么会如此简单地将线索透露给自己?路德隐隐觉得,这其中一定有问题。

他不眠不休、冥思苦想了整整一天一夜,不住地翻阅着工厂的上工记录和案件卷宗,那股认真的钻研劲叫邀请路德来度假的牧师朋友既担心又高兴。

高兴的是昔日的菲利普·路德终于放下了对亡妻的过分思念,走了出来;担心的是这样下去,他的身体会承受不住的。

于是身为牧师的朋友不得不出面阻止他:"如果不让大脑休息片刻,你根本无法好好思考。"

"我觉得我摸到了线索。"

路德摇了摇头:"就在脑海边沿,隐隐窥见了玄机,却总是有其他的干扰遮挡住真相的全部面貌。"

"难道这还不是真相吗,"牧师有些困惑,"你找到了所有的受害者,甚至给了爱德蒙一个‘连环杀手’的定义,警局的人都在说你提供的这个词汇为刑侦增添了一个新的归类,还有什么是掩盖在干扰之下的?"

"连环杀手……"

菲利普·路德喃喃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