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返城生活(09)(1 / 2)

“我同意, 咱四家都早点回去,钱是赚不完的。”杨老二也想家了, 他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回去过家看望父母。

“同意。”

“同意。”

下面的另外两位, 也出声同意。

见弟弟妹妹们都没有意见,杨老大有了笑模样。他也想爹娘, 想家。恨不得立即插上一双翅膀回到家里。

初五, 沈清和如约来到东来顺, 大家已经都到了。见到以前的朋友, 大家都感慨万千。

他们全部都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意气风发, 除了樊建刚所有人都是回城以后第一次见到沈清和。

“老沈, 咱俩坐一起。”梁波热情的招手, 还是和以前一样。性子活泼。

“好嘞,和你坐一起,听你好好絮叨絮叨工作中的烦心事。”梁波是个话痨,最喜欢倾诉。

“又笑话我,来人世一遭不容易, 谁知道有没有下辈子。如果没有, 不多说些话,那不是亏的慌 。”梁波的歪理一直很多, 沈清和不打算接茬跟他掰扯, 这种话题,他永远掰扯不过老梁。

“行,不是笑话你。你现在过得咋样, 在什么单位上班”

“税务局,单位还不错吧”有点小自得,他没有走关系,是直接分配到税务局的。

“哟,好单位啊,肥。”没想到居然是税务,确实是顶顶好的单位。

比那些分到工厂的强多了,税务局以后会越来越好。

“哈哈哈,运气,运气。”有点小嘚瑟,梁波的性子大家都明白,也没有人觉得他刻意显摆。很快的梁波也意识到身边的沈清和因为生病受伤没有考上大学,两次都没有走进考场,如今回城了,也不知道找的单位咋样。

一般来说,没有特别牢靠的关系,是不大可能有很好的单位。最好的也就是效益好的国营工厂。

但是要说长远看,还是政府部门还有税务,工商等这样的单位更加的好。

随着改革开放,许多的厂,国营厂都受到了冲击,现在还不是一样太明显,改革开放的时间越长,冲击越大。

能经得起大浪淘沙的厂不会很多,就是经得大浪淘沙的国营厂,也会各种优化职工结构。

老沈能进效益好的大国营厂的机会很小,他父母皆不世,指望他哥哥为他四处找关系奔走找个好厂,真不太可能。

为了不让老沈心中不舒服,他转移话题,“听老樊说,你后面添的那个是儿子”

“嗯,你们大家呢,谁家有添丁没有”沈清和有些话题能问,有些不能问,他们中间也有人回城后离婚。关于妻子的话题,不大好聊。

“有,我家添了一个闺女。”梁波的妻子也是帝都人,也是一起下去的知青,只是当时不在一个屯子,他们俩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一起考上了大学一起回的城。

“恭喜啊,两儿一女,很圆满。”

“嗯,比你家小儿子还大点,是回城之前就怀上的。只是那时不知道,等知道的时候,已经四个多月。”梁波说起来自己也觉得好笑。

冬天穿的多,妻子也没有发现,还以为是长胖。

“咱俩通信时,你咋没有说起过。”开始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后面你又开始复习,我也就没有说。

沈清和再也没有问,原主从78年高考落空以后,更加是消沉,也不大理人,也不联系朋友亲人。

樊建刚与另外几个一起说起工作中的趣事与无奈。

沈清和听到说有外商前来投资,要开一家药厂,沈清和想到污染这块,插嘴说了几句,“老樊,你们招商归招商,但是要对外商提出来要求,污染处理问题可是大问题,关乎我们后代子孙的生存问题。

污染处理不好,以后孩子们会问,你们当初引进外资时长没长脑子,水源,土地全部污染,你们让我们吃啥喝啥,全靠进口吗

我们引进外资也要谨慎,一些不重视污水污染源处理的企业不要也罢。你们可不能急功近利,为了经济发展什么乱七八糟的企业都招进来。

你们都有不错单位的也给反应反应,本国的私企也得注重污水处理,不能随便什么臭狗屎厂都给批。”

说到这个,沈清和就有很多话说,在座的人此时都不敢小看这位,虽然他两次都错过了高考,最后没有读大学,但是人家一样跟的上时代变迁的步伐。

看的比他们都还长远,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环境上面去。被老沈一说,他们也有意识到,确实环境不能被过度污染,他们也有基本常识,知道环境污染后要付出代价,但是在座的人除了沈清和,谁也没有想到环境被污染后,要付出多少惨重的代价。

几十年后,就是花很多钱治理,也治理不回当初的原样。

“老沈,你真是提醒了我,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谢谢 。”樊建刚有野心,就想做出成绩来,还有有时候得另辟蹊径,环保如今重视的人不多,自己从这方面下手,筛选外资,以后说不定就是政绩。

从短期来看还有弊病,但是从长远来看就是优势。

他是有长远规划的,不能一时的得与失。

“谢啥,以后你自己也会想得到,现在的你们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淡淡清冷的声音,不急不缓的说到,典型的沈清和,还是大家熟悉的那个他。

“老沈别谦虚了,你有没有真本事,在座的哪个不知道,当初没有你给大家讲课,我们也考不上大学。你就是运气不好,要不然也是帝都大学的高材生”

大家又仿佛回到几年前,丢下课本多年的他们,如果没有老沈他们即使能考上大学,也不会考进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

在农村的时候,只有老沈一直有继续翻看课本,时不时的还回味学习钻研一下,读书时没有学好的地方,全部被他钻研透彻。

给他们讲课,深入浅出,蠢货都能听懂一半,青山屯加上青山屯附近几个屯能考出去大部分知青,也是因为老沈。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以前的我可能懊恼运气,怨怼老天爷。现在的我只想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它会让我用聪明的大脑,勤奋的双手创造无限的可能。我提议为咱们的相聚干一杯。”

“好,我认识的那位自信满满的沈清和回来了,为我们的相聚干一杯。”

“干杯”

“干杯”

“干杯”

“干杯”

“”

所有人举起酒杯,共同为相聚干杯。

来的人很多,有十几位,一张桌子坐的满满当当,还加了位置。

沈清和提议统一做个联系方式本,一人一本,上面有大家的家庭住址,单位,联系电话。

全票通过,都赞成。

负责制作联系册的曹英鼓足勇气问沈清和,“老沈,你现在在哪儿上班”

大家都不敢问,怕刺激老沈,曹英是负责制作联系册的人,她得问啊。

沈清和喝了口热茶,说道,“我没有单位,回城时是79年十一月,回来以后招工的单位工厂很少,加上刚回来,家里改造,还有帮助凤兰适应帝都的生活,也没有时间一天天的到处找工作,后来到了腊月,家里缺钱,我找居委会申请摆摊赚点生活费。

开启了我的创业生涯,从此成为了个体户,现在过得也不差,还行。”

沈清和语气淡定清冷,仿佛说的别人家的事。

“个体户如今可是有钱人,比我们拿死工资的人要强,不过你是做的什么生意。”

大家都好奇,一向清高的老沈会为了五斗米折腰,去摆摊做个体户,多少有些不可思议,又有点觉得心酸,不到实在过不下去,老沈的性子肯定不会去摆摊做个体户。

“开始只是打算卖春联,你们都知道我的毛笔字写的不错,只需要买些红纸就可以,成本低。

可能老天爷想补偿我吧,第一天去到郊区农村赶集摆摊时,我看到卖各种吃食的人,灵光乍现,想起来许久以前看过的一个卤菜方子,还记得卤料包的怎么配,就试着买来各种需要的材料,自己试试。

谁知道试过后味道极好,我就开始一边卖卤菜一边卖春联,这几年一直做卤菜生意。”

听完沈清和的话,樊建刚突然站起来激动的问,“沈记卤菜不会就是你的吧”

“对呀,我们遇到的地方就是我开的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