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脑洞大开的星战(1 / 2)

超级U盘 纸火花 1777 字 16天前

在蜜蜂科技的计划中,未来还会有一个“虚拟星空”软件项目,以原本的蜜蜂3d大学和3d地球历史拓展而来,目标是在虚拟世界里面创建出一颗颗完整的星球,既可以是基于卫星地图数据的“2003年的地球”(民用数据有三年延迟),也可以是基于资料推演的“1855年的地球”,甚至是“银河首都科洛桑”这样完全是想象出来的虚构城市(《星球大战》)。

自然的,这么庞大的干脆不是单一一家公司,简单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这个计划会是一个类似cta百科一样的公众参与项目,而现在蜜蜂旗下的设计人员和测试人员正在不断调试“虚拟星空工程”的编辑器,使其能够变得更加方便易用,而且还要方便外语用户使用。

之前的“3d地球历史”实际上已经开放了用户编辑创建地球历史剪影副本的功能,但是因为编辑器功能不完善的关系,发展状况并不好。网站上点击量最高的“地球剪影”只有两个,应该是“2003年的地球”,应该是“明朝的地球”,前者是实际上就是美化修改,增加了大量细节的google地球数据,后者则是马竞在连载的两本明朝背景小说《明朝我来了》和《江湖大虾米》的共用背景。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蜜蜂科技在鹭大研究生院找了不少志愿者参与软件使用调研,对于其他语言版本的开发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线索和建议。

而这个编辑器使用的便是马竞折腾了几个月终于弄出来的脚本语言第一个稳定版。这个被汤佳怡命名为“马良神笔”的脚本语言是对所见即所得执行的相当好,在ai行为、超大地图与海量物件的管理能力等方面也是业界顶尖。唯一的缺点就是必须联网,否则会很卡——显然它的编辑器也使用蜂群网络的计算力支持。

不止被用于设计星球,“马良神笔”也被用于蜜蜂旗下所有软件的皮肤外壳设计,以及简单小工具软件的开发。

此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马良神笔”对使用者的中文书面语言能力要求较高,因为脚本支持“完全的自然语言编程”,而中文书面语则被作为编程工具。不过这并不是有一个“中文编程e语言”,在这里中文命令语句并不会像其他编程语言里面控制符一样立即被执行,而是被视作助记符和注释一样的存在,真正的控制符用户并不能直接操作。

这样不够直接的使用方式固然限制了软件的使用范围,但也使得“马良神笔”变得易学易用起来。还在内测期间,只靠万余名先锋体验用户就已经创建了一千个虚拟星球了,更加好做的软件皮肤更是多不胜数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虚拟星空”项目一项特殊规则的原因,为了防止用户过分分散的关系,“虚拟星空”引入“大千世界”的概念,不过却不是佛教概念里面“世界的千倍是小千(kb?),小千千倍是中千(mb?),中千千倍是大千世界(gb?)”,而是使用字面意思。“虚拟星空”面向公众只开放一千个虚拟星球的编辑位置,除此之外,任何人依然可以创建新的虚拟星球,但是这个星球暂时只存在于你自己的“小千世界”里面,每个账号最多可以收藏一千个虚拟星球。其他人只能通过输入指定星球编号的方式参与到星球创造与改造过程当中来。

吸取之前“3d地球历史”的教训,“虚拟星球”项目在易用性、娱乐性方面大大加码,每隔一段时间同类星球之间会爆发“星战”,其实就是两个版本互相比对覆盖的图像化动态化表现罢了,其实放到百科网站上面就是获胜用户的版本被系统认可,收入“2003年地球”词条被大家看到,而失败用户的版本就只有其自己和其他收藏用户查看。

但是引入战争概念以后,一下子就变得刺激激烈了起来。

比如有100个玩家同时创建了2003年地球的镜像,公共数据都是引用的“2003年地球”这个公共数据,个人又都在上面做出自己的改动,移山填海、栽树开沟什么的完全都可以。当爆发星战时,系统会把所以有“2003年地球”的镜像数据进行叠加,出现冲突的地方就会爆发星战,表现出来就是两个星球通过时空虫洞被暂时连接到了一起,然后两边的生物开始互相活动,占领对方的地盘,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