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海陆空(2 / 2)

超级U盘 纸火花 2984 字 16天前

原因无他,移动游戏的生命周期比pc端游短很多,头一个月、头三个月的收入占据产品总收入的相当部分乃至大头。这一点即便是号称良心运营的蜂游也无法避免,故而《猴赛雷》的后劲不足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为了避免产品耗光热度提前失宠,他们也段时间也是开启了加班模式,一边为其添加新鲜元素,坚持每天更新两款猴子角色维持住游戏的新鲜感和热度,另一边也在策划新的动物题材游戏,进行“官方跟风”。

跟风山寨行为到处都有,但在开发简单上线快捷的手游领域尤为严重,往往一款游戏火了以后就会出现几十款看起来很像,甚至所谓的“像素级复制品”,所以自家推出类似题材的换皮产品,抢种抢收挽回损失便成了理所应当的选择。

既然是换皮跟风,当然是以快为先,所以抱上来的两个开发方案都相当的省时省事。

其一是换引擎复刻,使用最新的pte4引擎重制前面8款贺岁游戏,它们当初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火起来,但是本身的素质还是可圈可点的,在玩家当中有着不错的口碑,重制以后集结成为蜜蜂生肖游戏阵列,互相关联借势,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

其二是换皮换题材,本作是一群猴子逃出马戏团的故事,主要场景是在地面和树冠层,有人就想到了天上和水下的逃亡故事,提出《飞向远方》和《鱼归大海》两款新游戏。可惜的是,“猴赛雷”这个名字太过奇异,既形象生动又含义深刻,新游戏却是没办法取一个近似的名字好沾沾人气了。

至于像某些游戏公司那样节操碎一地,在游戏名字上玩色o优化,整出“猫塞雷闹太獒神庙逃亡3迷城惊魂音乐忍者2”这样超长超奇葩名字,mrceo先生表示自己还丢不起那个脸。

目前这两款新游戏目前已经做出了alpha版本,正在测试部门那里进行可用性测试。要是后面不出大问题的话,大概腊八刚过就能趁热上市了。

之所以能够做的这么快,除了游戏引擎是现成已调试好,核心玩法、数值系统可以照猫画虎以外,蜜蜂多年不断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大量投入也是助力良多。

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地球科学、天文学、逻辑学这七大门类及其交叉学科,是整个科学系统的支柱,同时也是中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致力于将中小学课堂数字化、虚拟化的蜜蜂来说,基础科学自然是绕不开的坎,这几年里没少在这方面砸钱。

不过他们花钱的方向并不是前沿研究,而是既有知识的整理更新。蜜蜂发挥自身在cgi计算机图形技术方面的优势,致力于将书本上的平面照片立体化、虚拟化,不但有恒星和原子,也有猴子和大雁。

这次的几款游戏都是写实风格动物题材,正好可以用上自家“虚拟标本库”的资料,开发速度自然吓人的快。

当然,这里面也有现在手游领域的管理不太完善严格的原因。对于开发者来说,版号什么的完全可以事后申请甚至不申请,以致出现全年上线手游过万,真正有版号的只有5%不到的奇观。

而更加奇葩的则是全部手游里面只有3%赚到了钱,少数人成功的二八定律被硬生生拉伸成了极少数人成功的九七三。成功几率小,大家不愿意加大投入做精品,反而热衷于堆砌数量博几率,市场显然病得不轻。

所以这时候传出版广方面意欲收紧手游审批的消息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合规必然会增加产品发行成本,有助于挤出很多浑水摸鱼的小团队和个人开发者,剩下各位财雄势大的巨头们,大家才好排排坐切蛋糕。

市场风云将变,蜜蜂游戏各公司当然也要早做准备,早在之前的年度业绩报告上就有相关内容,马竞也对他们的预测表示满意。总的来说,收紧审批对蜜蜂有利有弊且利大于弊,因为增加的额外成本肯定会把更多开发者挤到巨头麾下,而蜜蜂游戏灵活多样的收购合作方式必然也会令他们满意。

就是发行渠道上稍微有些麻烦,这些游戏当中肯定有不少要在国外以试验反响,而蜜蜂bp的国外渠道却是瘸的,国外用户贡献的流量和营收占比不足十分之一,毕竟绝大多数蜜蜂手机都卖给了国内用户。

还好的是蜜蜂除了bps商店,还有一个渊源颇深的pts商店,因为硬件基础完全一致,bp手机游戏不做任何修改就可以在pt设备上正常运行,要是简单适配一下ui界面,用户体验还会更好。

基于arm的pt平台虽然被三大平台各种揶揄嘲讽,但是仗着价格和扩展性方面的优势,还是取得了超千万的销量以及不错的影响力。

蜜蜂也对其寄予厚望,不断加大投入。月初在拉斯维加斯,马竞一共拿出了两款蜂心5xx新产品,一个是换了新架构501的m5智能手环,另一个是搭载16nm制程536芯片的pt2游戏机。

上市后第二年就推出年度小改款,第三年就推出第二代产品,迥异于其他电视游戏主机的蜜蜂速度当时也是惊起蛙声一片。

根据摩尔定律,电子产品生产的年头越长制造成本越低,不过随着时间过去,老产品的配套产业链必然出现问题,生产成本又会慢慢升高。所以通常情况下,主机厂商会让一款机器连卖好几年,直到生产成本上涨才会让其寿终正寝。

而这样的情况却不太适合pt平台,他们的手机芯片必须一年一换代,否则就跟不上同行的脚步,连带着pt也“沾光”用上了新芯片其实是冲高销量好摊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