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吞并(2 / 2)

“有桩事情,我须得提醒你一二……”

“被你阵前斩了的那位,神机重装队的都虞侯,”

“叫朱长治,乃是帅司朱使君的亲侄……”

“阵前临危抗命,就是亲儿子我也照杀不误,”

我冷笑了起来。看起来神机军在国朝庞大的军事序列中,位列上五军之序,

因此待遇甚为优厚,且颇受尊崇,故而也少不了各种营钻进来,形形色色的镀金党。

“亲侄儿算什么。”

然后,看到向我走过来的姚平仲,算是结束了这番寡淡无味的对谈。

夺回了营盘,我才知道,这些骚扰袭击我军后方营地的敌人是从那里冒出来的,他们就是从湖上过来的

严格说他们是从湖岸边上,撑船摸过来的,然后就是安排在这一向警戒的友军,不堪悍战临阵脱逃的把戏。

紧接着留营的神机军,在被突入近身的肉搏战中,以寡击众打的大败而走,仍由这些数量有限敌人,在营盘中四散肆虐,到处放火起来。

而我本部的损失,同样是令人肉痛的,虽然是打了胜仗,但是三个主战营的减员,还是至少在三成以上。

其中大多数是折损在残酷拉锯和骑兵对冲之中的,这可是一路征战过来的,好容易才培养出来的合用兵员啊,一些老兵甚至可以上溯到,我初阵天南的时期。

不过唯一令我聊以籍慰的是,其中阵亡老兵的比例还不算太高,倒是在伤员里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也间接印证了某个事实,残酷的战斗中我赖以起家的老兵,比那些加入时间尚短的新兵,更懂得保护自己,存活率也随着从军的时间和经验,而有所稳步增长。

这样的话虽然伤筋动骨的损失不小,,但是我军队主体的基本构架还算在,只需要内部调剂整合一番,再补足新员磨合一段时间,就能继续发挥战力。

于是,我现在总算可以名正言顺的,籍着战后清算的由头,大肆吞并友军的残余力量,这一战下来,崩溃的左右翼里,固然是死伤惨重。

好些部队的主官和军将,都因而阵没军中,幸存下来的,也好些要面临我罗织的,各种临阵脱逃和指战不力的罪

因此,真正有底气反抗我的,根本是寥寥无几寥寥无几,且在神机军决定置身事外后,就更是孤掌难支。

他们几乎毫无抵抗的,就被我的部下,用刀铳顶在帐篷里,给强行解除了武装。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那些百战余生的老兵和没有太多恶习的士官,自然以收拢整编,补员备战的名义,倘然笑纳下来。

至于营团队火以上的军将、武官,则尽量能不留用就不得留用,专门派兵“保护”着他们,礼送南下去徐州的帅司去,各自各找娘家哭诉。

当然,具体表现形式上,我就不能吃相太难看了。

至少,在给予帅司奏报里的,官面解释是如是说的,“因为战后追击大股流亡敌军的需要,而从那些被打散,建制不全的友邻中,择检精壮而就地充实重构防线云云。”

当然了,阵前吞并严重削弱的友军什么的,其实在南北常年拉锯对战之中屡见不鲜,这也是一种战场上权益行事的常态。

虽然事后还是要遣还归建,但是人到了我手里,有的是办法和变通手段,将这些上好的兵员给滞留或是隐匿下来,大不了战后找一群老弱病残,送回去好了。

我已经规划好了,三个主战营的剩余将士,各抽出三分之一来,重新组成第六营和第七营,由此造成的缺员,然后再从战后的五只辅军大队里,拣选表现出色的兵员增补之,也算是某种嘉勉和进身之阶的惯例。

然后,再用这些打散的友军旧部精壮,择选相对敢战老练的人手,填充到那些辅军大队的差额中,籍此额外再扩充两个辅军大队。

余下的兵额,再编入散兵和辎重中,这样七挑八捡下来,我居然还能得到七八千员相对训练有素,经过大战考验的新血。

然后从最小的什层面彻底打散重编,尽量避免同乡和故旧之类扎堆的情形,以老兵充作士官,老人带新人的渐进模式,进行梳理和吸收。

如此下来,短时之内就可以重新行程规模,整体上的战斗力,也不至于下降和削弱的过于厉害。

接下来,

我再次让后方用银铜等贵金属,赶制了一批记勋军章,以纪念这次兖州会战的个中参与和三六九等的出力表现。

以鼓励和培养军中,奋勇上进的氛围和集体凝聚力,乃至塑造这只部队专属特色和群体风格的传统。

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是挟此大揭之功,向帅司进一步要钱粮,要人马,要装备,要编制和待遇,总之各种能够得到的好处,都要极力争取一番。

顺便和那些被剥夺了残余部曲,而押解驱逐南下的友军将领,大打起嘴皮子官司,不过既然作为战场主力的我部打赢了,还保全了大部分实力,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和存在。

从某种程度上说,军中是非成败的评定标准也很简单,胜利者说话无疑要响亮,也更让人信服的多。

谁让我吞并了好几部友军的人马,但我还算是颇为良心了。起码,我把他们的番号和建制都给留下来了,日后或许还有起复和重建的机会。

要知道,内部曾经有人建议过我,于脆连这些友军的编制,都一起吞并算了,反正挟此战之威帅司多半也不会轻易否决的。

但是我还是拒绝了这种这种可能令我部下,参杂太多不确定因素,而导致队伍纯洁性和思想统一等情况复杂化的诱惑,还是采用比较费力一些的,渐进式内部消化措施。

毕竟,来自底层的士兵,或许无所谓站在那面旗帜下卖命,更容易通过集体的影响来输灌和塑造,但是那些军官和将领,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能够混到如今的位置上,他们往往有各自的背景和立场,却是不是那么容易被我倡导的东西,给纠正和改变的,驱使他们的更多是靠利益。

我可不想学后世某个,吃相难看且不择手段的光头君一般,北伐事业尚未成功,就把自己名下的部队弄得遍地大小山头,各种明争暗斗不休,外战外行内战也外行的丢掉大好河山,被赶到某个海岛之上后,才稍稍有所改善。

因此,我宁愿直接用既成事实,来向帅司要讨要编制,也不想留下什么较大的手尾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