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长期战备和时不时大举动员状态下,所带来的结果和附带影响。但是背后的生产力衰减,经济结构畸形等的相应代价,却也是相当沉重的。
对我来说,也并没有什么好羡慕的,至少我淮东治下产业工人和农场屯户的潜在预备兵役,真要全面动员起来,只会比他们规模更大,也更加出色,更快适应角色才对呢。
而且罗氏的地盘虽然看起来很大,最盛时号称户口百万,带甲十万云云;但是据我公开了解的渠道,真正能够掌握的人口,甚至还不如我的淮东。
毕竟作为藩主罗氏以代官形式直领的人口,只占其中的三分之一强;其余的户口和人力资源,都分散在各支分家,臣下和附庸势力手中;对于本家能够发挥的作用和贡献,也是随着与罗氏本家的亲疏远近,而逐步层层递减和衰退的。
更别说分封制下的层级代官与附庸,更是没法与淮东相对健全的军地行政体系,比效率和产能,或是流动性与活力。
或者说,和薛氏相爱相杀的撕逼了太久,已经严重约束和限定了,安东大罗藩的发展格局和方向了。
因此,这次与不惜薛氏的妥协与谋和,未尝不是在寻求另一种转型和出路,或者说,有一种内在的需要和迫切的因素,在推动着这一切的发生。
我的幕僚小组,甚至已经提出如此大胆的猜想和推论。
重新启程之后,接下来的过程就有些寡然乏味了,接管了一座又一座或新或旧,无一例外被空置的城寨或是堡垒,
直到遇到第一座空置的城邑——贵乡城,才稍稍振奋了起来。因为这意味着一个更好的宿营环境和条件。
但是藩主罗湛基为首的高层反而加强了戒备,几乎是花了很大一番功夫,把这座空城给挖地三尺式的搜检了一遍。
确认了没有什么后门、地道和其他预期外的伏笔之后,这才安然接手和入驻其中。并且设立了第一只的留守部队和相应的代官。
然后以每天下一城的速度,不紧不忙的向西行进着,所谓的三州之地,大部分都在辽河平原和辽西丘陵之间的缓冲地带,因此城邑分布的可谓是相当紧凑的。
因此,接管起来也是轻车熟路的,差不多一半的时间用来行军,一半的时间用来清理和检查。倒是我以游猎为借口,放出去的斥候,顺手打了不少飞禽走兽回来。
只是期间美中不足的是,三枚又开始生病了。因为看起来心情不怎么好的缘故,我本来是不用她相随的,但是她却宁可被我占便宜一力坚持了下来。
好吧我可以理解,女人总有不方便的那几天。我也不差这点福利和方便。
直到,
我们可以清晰看见了青黛斑驳的远山和丘陵之后,也意味着这次的短暂的旅程,将达到尽头。因为目及群山的背后,就是薛氏本家所在的辽西城了。
薛氏的人马,在显州的最后一座被移交的城邑——东山城里,等候着我们,一同等在这里的还有大批车载马拖的嫁妆,以及薛氏用来联姻的贵女。
这次要嫁给罗湛基的乃是薛氏前藩主长女,现任少藩主的姐姐,闺名单字一个情,只是一直养在深宅内院而少有人知。
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据事先的情报收集和罗氏那里的讯息共享。
如今的薛氏之所以能让人稍微放心、也是因为当代的藩主实在太过年少,而不得不依靠身边几个,充当指导和辅佐角色的支系亲长,再加上背后母亲的间接影响,才能维持住现今基本的局面。
当然了,如果这个割地以和联姻的决定,真是这位少藩主提出来的话,那他长大了还真是又有些了不得的可能性了。
不过这些显然暂时与我无关,该纠结和烦恼的是作为相爱相杀多年的正主罗藩才是。
只是,当我在咫尺镜里看见了城头上相迎的那些身影之一的时候,
虽然表情依旧不动,但我的瞳孔冷不知收缩了下,心脏突然激烈的跳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