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惊破18(1 / 2)

风雨停歇而暂时露出些许湛蓝天色的洛都城北,

北朝最后的防线和大型据点千金堡前,正被笼罩在炮射之后烟火弥漫当中。

明明有些灼人的气息,但对于处于缓缓推进的排射阵列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却也是世间最美妙的胜利与成功的味道。

周围可以驻防和坚守的据点和营垒,大都已经被一一摧毁和拔除了,只剩下满地的废墟和蹒跚后押的俘虏。

据说当年新崛起于关内的李唐,灭洛阳王世充的一连串决定性战役,也是在这里发生和开端的。

虽然旧千金堡前唐已经被拆平废置了,但是到了北唐承光帝入主洛都之后,又在就地附近应势择要重建了若干子城和卫堡,长期驻军作为拱卫都亟水陆枢纽之要,其中就有这处千金堡。

因此,现在这个千金堡应该被称为是“新千金堡”,也是北朝的头号重臣,北院宣徽使太尉宿元景的驻防之地。自内而外足足有三层护墙,至少可以可容纳上万人的大型堡塞。

因为在第一次北伐的洛都攻防战,当地北朝驻军整体出降的结果,反而在战后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一度变成那些南下藩胡在河洛平原上,最靠近洛都的据点和中转地;

直到被从整个春夏休养生息过来的洛都军马重新夺还,又予以了增筑和拓展;因此,在这次攻战之中属于少数几个没有陷没或是被弃守的据点,一直坚持到了宿元景带领的北面大军到来。

以此为根据地和出发点,在城内守军的配合下包抄夹击挫败了北伐军的进取之势,而重新夺还和占领了城北那些据点,重新布置和规划了防线。

因此遭到的抵抗和反击,也是格外的激烈和坚韧。只能用较大口径的炮,去一点点啃掉女墙、羊马墙之类外围的防御设施,再以铳军排射掩护下的白兵突击来打开局面。

而活动在外围的也没有闲着,而是将附近残存的敌军,也被不断的驱赶过来,又歼灭和击破城下,以削弱堡中守军士气和斗志。

对于骑马处在战场列阵最前突出位置的李显忠而言,从典型旧式北朝军将转变过来的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时代和世道都已经变了,作为战争的手段也孕育这极为重大的变局和革新。

因此,在经过淮东特色军事体系下,训练和装备的淬炼和整合之后,绝大多数的正面战场手段和战术,已经被浓缩成为“炮兵猛轰-骑兵突击-步兵占领”简单而经典的三部曲。

相比过去身近身肉抵肉的冷兵搏杀的决胜方式,大多数遭遇和面对的额敌军,都还没有机会冲到他们的近身形成威胁,就已经被惨重的伤亡所击溃、摧垮,或又是退无可退的被尽歼、消灭在一处处据守的试图营垒当中。

在充足的弹药和补给之下,哪怕是占据数量优势或是地利之便的敌阵,似乎也不能阻挡多久他们前进的脚步和方向。

相比之下,南面的中路大军各种辛辛苦苦的浴血奋战以及智计奇谋摆出的战场手段,都显得有些黯然失色而让人有些看不上眼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作为另一个在阵中坐镇兼观战的大将,模范后军统制官刘延庆,则是只有某种庆幸和遗憾的心情及感触了;

他庆幸的是自己最后选择的正确性,得以以领军者的身份站在这个高歌猛进的阵列中,而不是被打的兵败如山倒的北朝另一边,或是在城中艰难苦战的中路军那一边;

遗憾的是虽然很早就发现铳器部队的潜力和前景,并且结下了不前的渊源,但是最后却阴差阳错的因缘际会,没有能及时跟上步伐,而失去作为这个极具潜力的新型团体和势力,初创者的机缘和资历。

当然,他并没有注意到出身显赫将门,本应该是世受国恩而忠诚不渝的自己,已经在私底下的潜意识中,把淮东军和其他友军、敌军划分成为了相对应的三个方面。

而对于还在金墉城本阵没挪窝的我而言,就剩下楸茫多的事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