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宇文家居城坐镇的淮镇代表当中,
监军的大使臣吴穆,有些矛盾又有些心情复杂的看着一份,来自江宁方面的敕书,再次确认了上面的签印和押封之后,也算是大大地嘘了一口气。
自己公然出面为淮镇越境跨海攻击的行为,以官方名义进行背书和表态的冒险作为,总算是有了名正言顺的凭仗和依据了;虽然前后一波三折的,让这个凭仗和依据来的都有些晚了。
在国朝平叛期间作为中使的他,大可以就近授权淮镇麾下兵马,代行处分东海道各藩的不法和逾越,乃至镇压各种反逆和叛乱行为的权益之便;
虽然不大明白,江宁方面为什么会给出这种看起来十分宽泛,却又不甚明确的授权,但是也多少刻意感受到江宁行在那边的急迫和自顾无暇。
也就是说让他继续替行在背上更大黑锅的同时,也有了更多可以上下其手和拿捏好处的机会和由头,毕竟能够替那位天下数一数二的至尊人物背锅,可是常人难以企及或者说梦寐以求的机缘啊;
想到这里他不由苦笑了一下,别人或许还会这么想,但是他又岂能不知道,让朝廷暂时力有未逮的淮镇,难道是那么好拿捏。
要知道,来淮东作威作福之后,在回程海上沉没掉那一船官人,至今可还没有一个像样的说法和调查结果呢。
作为一个传统的刑余之人,他虽然颇为爱材难舍又格外的惜身,但是私底下也是自有一番建立功业的用心和期盼;因此从某种不可名言的立场上说,如果淮镇能够对外征战的越多,他可以粉润到的功绩和名望,也就自然水涨船高而上了。
这才会让他破天荒的打破一贯的谨慎和低调小心,在揣摩了江宁方面可能反应和态度的重重概率之后,利令智昏的为淮镇的军事行为,以朝廷使臣的身份进行张目和背书。
而广府发生了变乱的消息,则成为了压倒整只骆驼而让他走出这一步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初他可是就带着几个亲随前来上任的,随着物件还没有小半车;而他从五岁卖入宫中给老公公做养子开始,用了将近三十年时光,从区区一介洒扫庭前的小黄门到挽马驾车的奉乘,再到开启门户的十八班宫门邸侯,西头供奉官、副知內揭者监;在宫中侍奉多年的积蓄和偷偷置办的产业可都还留在广府,眼看就这么陷于反贼而没了。
如果不能再想办法给自己捞一点补充,作为日后的备身之资;无论是继续打点上头保住眼前的位置,或是就此放下一切退养,找个相对安定富庶的地方做个富家翁,也是需要相应的钱财和可以援引为庇护的人脉。
与此同时的东宁府,白沙大城外,已经是一片尘土飞扬乱哄哄的局面了,
前澄海世子梁邦楚看着城外那些拿着武器,牵着车马背着大包小包,纷纷汇聚而来的大队小队人马,却是一点欣然和得意的心情都没有。
有的是被他的许诺和漫天大谎的宣传给诳来的,有些则是在北边被那些大索地方的淮军,给逼得呆不下去而已然投奔到自己这边,
当然了,他也不见得好过多少,在一路败退的时候,他可是纵容部下以清野坚壁为由,没少抄掠和肆虐沿途地方上的城邑乡里,而过写了大量的财货和青壮人口。
所区别的是,淮军的瓜蔓抄只对中上层下手;而他的部下则是尽量搜刮抄掠的是民间,而极力拉拢的是地方的中上层。
因此,那些逃奔过来的人当中,有多少是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参与抢劫,或者说是乘机清算一下,与紧邻领地和藩家的时代恩怨与仇隙。
虽然从海路还在源源不断的运来各色援助,但是从他暗自的渠道可以感受到,东海社的那些人是真得急了;或者说,对方用财力和人脉,已经商贸行为所罗织起来,盘根错节的森严网络,刚刚在绝对的武力和暴政面前,遭遇了一次极为惨痛的败;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想要巩固住夷州这里介入点了。
但反而是这样,也更让他心中没有底起来。在没有更多的外来援兵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本土这些仓促聚集起来的乌合之众,让他尝试性组织起来发动的几次试探性进攻,都在那些徘徊不去的淮军骑兵面前铩羽而归了,连一点儿便宜都没有沾到,也没能如愿的从警戒范围内驱逐掉。
“事情筹备的怎样了……”
想到这里,他叫过一名亲信问道
“主上让我准备的东西和船,都已经停在了熊山港中。”
这名亲信低声回答道
“随时得到命令,就可以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