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所谓的混乱,其实到目前为止,仍然被控制在京畿周边,而所崩溃掉的,主要也都是上层的统治构架。
沈哲子最理智的作法,其实应该是始终保持缄默,一直引而不发,待到动乱折腾完最后一丝气力,再从容渡江,按照自己的心意,将中枢上层统治秩序重新构架起来。
可他终究还是没有忍耐住,在面对郗昙质询的时候做出表态,唯以王诏为命,一俟诏令过江,即刻南渡定势。
之所以如此沉不住气,也是因为早间刚刚得讯,就连镇守石头城的宿卫将士们都发生哗变,而且各种抨击皇帝失德、要作废立试探的言论充斥都内。
而且皇帝和皇太后所暂居的建平园也被强众围堵起来,就连江北在建康的情报人员都不能查探内中情形,但也可以确定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
沈哲子大多数时间都是理智,但他也不能完全的免於人情,无论是肃祖的知遇之恩还是顾全夫妻情分,他都不能再做缄默,不能坐视皇帝与皇太后深处如此孤立凶险的局面中,所以先作发声以为声援。
有了沈哲子这一表态,皇统之后便有江北十数万王师为其依仗,无论哪一方把持皇帝,都必须要礼奉有加,否则待到沈哲子过江之后,必然要作为首恶被赶尽杀绝!
这是在不打乱他的即定节奏情况下,他能够为皇帝做的唯一援助。若真不审形势的急切派兵过江,那江东各方在急切之下会做出怎样的过激行为其实莫测,反而会增加皇帝与皇太后的危险。
上午完成郊祭劝农的典礼后,沈哲子便返回了广陵城,而午后不久,杜赫等一众都督府重要属官们便抵达了广陵, 同来的还有三千寿春守军。
此前沈哲子宣告十万王师整装待发,其实也是在吹牛,像河洛、枋头、青兖之间等各部王师都是不能调动的。
他眼下能够动用的军力,不过仅仅只有新进成军的奋武军、广陵军府新征府兵以及杜赫所带来的三千援军,统共加起来勉强超过万人。
当然形势真有需要的话,淮南各郡县之间包括盱眙、淮阴等地,旬月之内也能再征发两到三万援军,但在沈哲子看来,这也没有什么必要。
杜赫等人到来,是因为稍后南下定势,必然要牵涉到大量的时局调整。而到了那时候,中枢已经彻底散架,沈哲子也就无需再避讳会被朝廷过多干涉江北布局,所以要有相当一批都督府属官入台治事。
而跟随杜赫前来的,除了都督府一众属官们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人那就是辽东质子慕容恪。
将慕容恪带来广陵,是沈哲子亲自叮嘱的。虽然辽地边远,与江东目下的局面没有什么直接牵扯。
但再过不久,沈哲子肯定是要南下过江定势的,而且他也不清楚自己返回江东后要停留多久,江东统序重建进展顺不顺利。一旦他被牵绊於江东太久,河北石虎肯定会得知江东发生变故的消息,届时极有可能要趁着江北无人坐镇之际挥兵南来。
而要消除这样一个隐患,则就需要辽东方面将石虎的军力稍作吸引。淮南眼下与辽东的联络渠道还很细窄,最直接的方式自然是慕容恪这个质子了。(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