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六十九 新婿登门(1 / 2)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2471 字 12天前

这一天,大将军特意抽出小半天的时间,早早便处理完公务并延后几场会面,距离天黑还有一个多时辰的时候便离开行台,返回府邸。

这也是因为家门有喜,他的幼妹沈琰今日归宁回府。其实也不能算正式的归宁礼,因为这一场喜事早在去年秋里便已经完成。

当时台城的锺雅去世未久,老爹沈充还须坐镇江东,不可轻离,因是只能返回江东成於礼数。沈哲子这个兄长便干脆缺席,如今新婚燕尔的夫妻刚刚自江东返回洛阳,若还不出面见上一见,那就太不近人情了。

沈氏嫡女出嫁,放在时局中也是一桩不大不小的事务,此前几年时间里,也是不乏风波。事情拖了几年,总算有了定论,也算了却时流人家一桩心事。至於成姻的对象,则是远雍州刺史桓宣的族子桓伊。

对於这一桩婚事,沈哲子和老爹沈充也都比较满意。沈哲子这一代的沈家男男女女,因为家门正在一个高速攀升的阶段,不乏高攀名门,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遗憾。哪怕是沈哲子,他虽然与兴男公主素来夫妻和睦,但以如今沈家这样一个势位,落在旁人眼中还是觉得有些尴尬。

之后这些年,沈家婚嫁事宜已经不必再怀太强的目的性,倒有几分随性。特别是沈琰这个小娘子,生人之际家门便已经雄姿流露,到如今反而是沈家自己需要担心旁人目的性太强而不敢轻易约许。

谯国銍县桓氏,门楣不算太高,但也不是完全的伧户,特别是近年来因为桓宣的关系,势位也渐趋显赫。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於桓伊这个年轻人,沈哲子比较满意,其人学成於馨士馆,虽然还没有历事磨练,但才器大有可观,也是之后行台将要重点培养的后进俊彦。

在离开行台之际,沈哲子专程绕道去看望了一下桓宣。

桓宣去年卸任雍州刺史,归洛执掌胜武军,如今已经开始全面接手事务,自然也在行台坐署,原奋武军胡润,则已经东去接替李闳担任兖州刺史。

李闳年事渐高,已经不太适宜戎马出行,特别年中时将要大进河北,军事任务更加繁重。戎马大半生,却不能参加这最后意义重大的一战,於李闳而言,也是一桩遗憾,不过他也不必担心后继无人,其子李炳如今已是大将军麾下少壮代表人物,兼领河东、潼关等洛阳西线重防。

见大将军驾临,桓宣也是颇为高兴,亲自起身相迎,彼此寒暄一番。对於自家能与沈氏结亲,桓宣心里也颇为高兴。这份喜悦也并非全是出自趋炎附势,他本不是行台嫡系旧从,能够与大将军建立这样一层亲密,对於他早年从襄阳带出的旧部完全融入行台部伍也有颇大好处。

小坐未久,沈哲子便起身告辞。胜武军也在之后出征的序列中,桓宣同样事务繁忙,因此并未远出相送。

眼下大将军府前,已是宾客盈门,甚至就连坊外长街上都多有时流盘桓,不乏人寄望於能够途逢大将军,趁机彰显才学而得於青睐。

随着行台治土越来越广阔,此一类入洛谋求晋身机会的四边时流也越来越多,已经并不独限一地。虽然行台下属也有许多选拔人才的渠道,但求於捷径也是人之常情,即便不能得於欣赏,能够远瞻一睹大将军风采也是不虚此行。

不过这些人注定要失望了,大将军往来行台与府邸之间自有专门的途径,根本不会长街漫行。这倒不是沈哲子脱离群众,一则可以降低警卫压力,二来他连见自家新婿子都要提前几天就调整事务,也实在没有时间浪费在归家途中。

寒士之中不乏美玉材质,

这一点沈哲子是深知,但也没有泛滥到长街上就俯拾皆是。而且如今他就算偶然发现什么野中遗贤,也不会直接就予以选用,还是要通过行台的选才途径,以此来推动这些途径更加的深入人心。当沈哲子由侧门入府,早有一众家人们於此等候。新结谊的妹婿桓伊自在此中,由沈玖、沈屹等几个兄弟陪同。

眼见大将军行入,桓伊也忙不迭趋行上前便要见礼,便被沈哲子摆手止住:“家门之内,不必拘礼。倒是我,常有俗务缠身,因是怠慢,还要请叔夏见谅。”

桓伊连忙摆手道是怎么会,他们这一代的时流少进乃是在大将军诸多雄壮事迹耳濡目染下长大,更兼出身馨士馆,对大将军敬慕自然更增几分。

且桓伊虽然不曾外派任事,早前也通过行台考选为秘书郎,虽然还不能接触真正机密,但也多多少少了解行台的繁忙快节奏,更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过分着眼。

“我家这一位新客,可是馆院广才之翘楚。能与同席论谊,可是你们的荣幸,你们这些浅才少流可不要自惭庸劣,便怯於请教。”

沈哲子上前执住桓伊的手,转而对沈玖等几个少弟说道。他们眼下仍在馆院受业,算起来也真是桓伊的小学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