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谭,字显思,东光世系中字显恩,一说显忠,汝南汝阳人,袁绍长子,青州刺史。建安元年,击败田楷、孔融,完全占据青州。袁绍去世后,审配等伪立遗令,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袁谭不能继位,心怀愤恨。谭自称车骑将军,出军黎阳。曹操度河攻谭,谭告急于尚,尚自将助谭,与操相拒于黎阳。自九月至明年二月,大战城下,谭、尚败退。后与尚失和,引兵攻尚,战败。王修、刘表书劝袁氏兄弟勿相攻,二袁不从。后降曹操,操救谭。尚将吕旷、高翔畔归操,谭复阴刻将军印,以假二将。操知谭诈,乃以子整娉谭女以安之,而引军还。曹操之围邺也,谭复背之。十二月,曹操讨谭,破之,谭坠马,顾曰“咄,儿过我,我能富贵汝。”言未绝口,头已断地,戮其妻子。
袁熙,字显奕,后汉书东光世系作显雍,东汉末年人物,袁绍之子,袁谭之弟,袁尚之兄。袁绍打败公孙瓒后,令袁熙为幽州刺史。幼弟袁尚为长兄袁谭所攻,投熙。熙、尚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奔辽西乌丸。二年,太祖至辽西击乌丸。尚、熙与乌丸逆军战,败走奔辽东,尚为人有勇力,欲夺取公孙康众,康先置其精勇于厩中,然后请熙尚。熙、尚入,康伏兵出,皆缚之,坐于冻地。尚寒,求席,熙曰“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遂斩首。
袁尚,字显甫,汝南汝阳人,袁绍的第三子。受到袁绍的偏爱,并于袁绍去世后继承了袁绍的官位和爵位,也因此招致长兄袁谭的怨恨,兄弟之间经常兵戈相向。后袁氏兄弟均被曹操所败,袁尚与二兄袁熙逃往辽西投奔乌丸首领蹋顿,但不久曹操即平定乌丸,二人只得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袁尚为人有勇力,欲夺取公孙康众,康先置其精勇于厩中,然后请袁熙、袁尚。袁熙、袁尚入,公孙康伏兵出,皆缚斩之。首级也被送往曹操之处。
袁买,字显雍,汝南汝阳人,袁绍幼子。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中称“贤兄贵弟显雍”一句可推断,袁熙为袁尚之兄,故不得称“贵弟”,这里的贵弟显雍,只可能是指袁买,还有一说是袁绍子袁尚之侄。袁尚、袁熙投奔辽东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所杀,二人首级连同三郡乌丸首领人头一并送与曹操,其中并无提及袁买,若袁买未死,则袁绍一脉未断。
袁绍攻破易京,公孙瓒自杀,至此他终于铲除了河北最强大的一个对手,放眼四州,冀、青二州尽收掌中,并州南部虽然还未归附,但鉴于和南匈奴王庭的修好,起码也不会扯后腿。幽州大部在握,刘和、阎柔等昔日刘虞麾下的残余部队也暂时表示归顺,至此河北四州大致已经安定,在人事问题安排上袁绍便以长子袁谭领青州、次子袁熙领幽州、外甥高干领并州。
平心而论,以河北俊才之多,无论战功还是资历,都轮不到上述这三位,所以这个决定遭到了当时,总领全军的奋武将军沮授的坚决反对,沮授敏锐的指出您这样让各子平分军权,导致大家各有山头和军队,一旦日后在继承人问题上发生矛盾,后果不堪设想。袁绍和袁术之间的敌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大家各有地盘军队,都想当家主,彼此攻伐不休,弄得乌烟瘴气。从日后发展看,可以说沮授的看法,是非常有道理和预见性的,三年后袁绍病死,果然就发生了袁谭和袁尚为争夺继承人而爆发的内战。使原本经历官渡、仓庭、黎阳连败后已经元气大伤的河北军再度分裂削弱,被曹操渔翁得利,加速了袁氏集团的灭亡。
实力是野心的基础,如果当日袁绍在确立袁尚为接班人的同时,果断拿掉袁谭的军权,最低限度河北不会内战,曹操也要多花些工夫了,而曹操则充分吸取了袁绍的教训,在确定曹丕世子地位,同时很好的限制住其他诸子的权利,使得在自己去世后曹魏政权得以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