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1 / 2)

史事讲将 徐夏半生 1608 字 16天前

刘禅,字公嗣,又字升之,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17岁继位,在位43年,投降后封安乐公,再9年自然死亡。如果单这几个字来描述一个皇帝,那么这个皇帝已经是很不错的,他的在位时长所有帝王中名列第八汉武帝54年、梁武帝48年、唐玄宗43年、明嘉靖46年、明万历48年、清康熙61年、清乾隆65年。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

出生的时候老爹是混的最差的时候,连个固定地盘都没有。刘禅10岁之前的教育是很有问题的,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刘备跑路最频繁的那几年,命都没了还管教育,反正吃好喝好就行了。刘备刚入川不可能带着刘禅,应该是诸葛亮照看,具体他是什么时候到成都的,历史没有介绍,但应该是刘备打下汉中以后,孩子肯定是放在安稳的地方,刘备当了汉中王以后,刘禅为世子,该是最安逸的一段日子。

好日子没过几年,老爹就死了,那时候才17岁,作为一个乱世武将,也许17岁应该具备上阵杀敌的能力,但是刘禅要作的是勾心斗角的政治,这样事情对于一个17岁的孩子,你不能期望太多。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应该说刘禅接手的帝国,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外部,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内部,精兵良将已所剩无几,雪上加霜的是,朱褒、雍闿、高定、孟获等数郡又先后叛乱,政权随时可能倾覆。真可谓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这么糟糕的局面,即便是刘备收拾起来都不容易,何况才年仅17岁的幼主刘禅,然而刘禅继位不过短短五年时间,“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农业生产恢复了元气“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国内局势实现了平定。

吴蜀联盟重修旧好,友邦良将纷至沓来入朝相助,外交成果令人瞩目,不但使危机四伏的蜀汉政权彻底走出低谷,反而使国家呈现一种中兴的气象。他先后立张飞的两个女儿为自己的皇后,又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关羽之孙、关兴之子、年轻有为的蜀汉将领关统为妻,这样就将刘备政权最核心的势力,变成了自己最可依靠的班底,活脱脱又一个新版的桃园三结义。

大将军曹爽死后,因惧于司马懿父子的迫害,夏侯霸偷偷携带家小和亲信前来投奔宿敌蜀国,刘禅亲自出城迎接,夏侯霸非常感动,不禁感叹真有乃父之风。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在两国征战中被刘备部将黄忠所杀,刘禅深知这件事情在夏侯霸心中的阴影,特意一脸真诚地对夏侯霸说“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一语将这笔血债轻描淡写地撇清之后,话锋一转,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说“此夏侯氏之甥也。”就是说,你的父亲并非死于我父辈之手,况且,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呢,咱们是真正的亲戚啊原来,刘禅之妻乃张飞之女,而张飞之妻又为夏侯渊的堂妹,这不是一家人吗一句话,大大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夏侯霸从此死心塌地地跟定了刘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刘禅的这一手怀柔之术,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恐怕刘备在世,也不过如此吧。

尽孔明才者,刘禅也,信孔明者,刘禅也。诸葛亮曾对射援称赞刘禅,射援又将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非常高兴,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连丞相诸葛亮都称赞你刘禅聪明过人,雄韬大略,远远超过人们的期望,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二是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一个敏字,明确地肯定了刘禅的天资聪颖、敏锐通达,以诸葛亮的人品,是断不会阿谀谄媚的,以陈寿的治史之严谨求实,也是断不会无端溢美的。

少主重臣,就是一对冤家,能够和睦相处的极少,更多的还是以悲剧告终。诸葛亮为了打破这个定律,实现双赢,他选择了北伐,离开权力中心,给刘禅空间。史载诸葛亮生前辅佐刘禅十余年,只在朝中呆了三年多一点,还基本上都是在刘禅继位初年的那一段,而等到刘禅年龄大些后,诸葛亮几乎就没有回过成都,一直呆在汉中。诸葛亮的心思,刘禅显然是读懂了,看他的一片孝心是多么真诚又多么令人感动“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刘禅在后方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不管朝中大臣们意见如何,要啥给啥,哪怕是死了很多人,靡费了很多钱粮,也从不表露出半点不满,等诸葛亮一死,刘禅马上就停止了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