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前半生被时代紧紧包裹的无力感,晚年的黄公望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感悟,融汇在心爱的画作之中,让这世上多了一件伟大的作品富春山居图。黄公望带着未完成的画作,去了松江夏氏知止堂。无用担心这画别被谁巧取豪夺了,要求黄公望先在画上写个声明,证明无用才是这富春山居图的主人。声明写完后,黄公望继续胸有沟壑却不紧不慢,“五日画一山,十日画一水”,只在“兴之所至”的良好状态下动笔。如此又过了三四年,画作究竟何时完成,至今没有定论。
完整的纸本水墨画富春山居图,纵 33 厘米,横约 700 厘米,表现的是富春江一带连绵不断的山川秋景。展开画卷时,人们会看到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汀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渔舟,近树苍苍,亭台小桥清代画家邹之麟称此作为“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在笔墨技法上,画作以长披麻皴为主,并以书法用笔入画,如此勾勒疏松出的墨线,浓淡粗细相照应,偶尔会有重叠交叉,后人将这种技法称为“勾写”,而不是“勾皴”
然而,可惜的是,这幅画如今只能一分为二,分隔海峡两岸。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他对此画深爱有加,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幸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黄公望,山水很有虞山、富春江特色,师法于董源、巨然两家而又独出心裁,表现了两种格调一种为浅绛山水,山头多矾石,常用披麻皴与劈斧皴,笔势雄伟另一种则系水墨,干笔皴擦,皴纹较少,笔意简淡豪迈。在作画前他重视写生。倪瓒说他“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故笔下千岩万壑,愈出而愈奇,如九峰雪霁图便以洗炼手法表现了雪山明净错落之状,意境极为深远。最著名的作品为富春山居图卷,长2丈4尺,苦心经营了7年才完成,画中所现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峰峦坡石,起伏变化,云树亦疏密有致。其间并点缀以平沙、村落、亭台、渔舟、小桥,以及溪山远处的飞瀑,笔法如草篆,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呈现出平和宁静的气氛。
他的观瀑图,题款为“平阳黄公望”,又有题梅花道人墨莱诗卷,末署“大痴学人平阳黄公望书于云间客舍,时年八秩有一。”晚年,居西湖赤山筲箕泉,卒于富阳,年86,著有画山水诀、大痴山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