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在济南战败后被撤换,建文帝赦免了他,黄子澄哭着请求建文帝治李景隆的罪,朱允炆没有接纳,黄子澄便说“大势已去了,我举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当盛庸在东昌大破燕军后,朱允炆恢复了黄、齐二人的官职,可是在三月,盛庸在夹河战败后,又再次免去二人官职。燕军逐渐逼近南京,朱允炆谋求与朱棣谈和,便把黄子澄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仍密令二人募兵,南京陷落前,朱允炆召黄子澄回京,未至而南京已失守。
当朱棣的叛军逼近南京、建文朝大势已去时,黄子澄当时不在主战场南京,而是在苏州募兵,他没有逃跑,没有投降,决心与建文朝共存亡,还将妻子许氏与四个儿子,从老家分宜接到南京,拉入了血腥战场。不久,南京陷落,朱棣当上了皇帝,黄子澄在嘉兴被人告发,押到了南京,朱棣亲自审问“削藩”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欲重用黄子澄,只要其写下认罪书,即可享受荣华富贵,但黄子澄威武不屈,朱棣大怒,下令砍去他的双手、双脚后,又对其处以“五马分尸”的酷刑,并诛其九族。
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是位仁厚之君,对黄子澄后人较为宽容,发配边疆之人除留一人外,其余的可回原籍。结果,发配之人没有回到分宜原籍,而是回到了第二故乡昆山。到正德年间,明武宗为黄子澄平反昭雪,称其为忠臣,后人立祠公开纪念。到清代,乾隆下诏改黄子澄的谥号为“忠悫公”,黄子澄终于成为可公开祭拜的忠臣。
如果,建文帝听从黄子澄的意见,削藩大业就告成功,明朝历史就会改写,但建文帝优柔仁弱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对朱棣动了恻隐之心,一再贻误战机,最终,燕王以“清君侧”为名,公开举兵叛乱,从侄子手中夺取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