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有心无力(2)(1 / 2)

大明望族 雁九 3572 字 16天前

《大明望族》正式上架,请大家多到创世投月票,支持雁九。

创世传送门:m/read/bk/ls/65458254-1.html

PS:记得坚持‘签到’哦,加经验的时候,还能给大明望族吧一个好排名。

◎ 雁九的话:

这一更是昨天的。低头,这两天陪老爹老妈出去办年货,折腾出去好几次,晚上好累,码到一半想着先歇一歇,结果睡死过去了。

生员的人数到底取多少?能查到的资料是府试时每个府五十人,生员人数按照州县大小十几人到两、三人不等。直隶一百一十六县,就算大县只占五分之一,其他是中县小县,每次院试生员也少数六、七百才对上的。

可府试三年下来一千二百人,院试三年两考,录取的人数,应该不会超过府试人数的一半,要不怎么显得秀才比童生金贵?如此一来,应该是每科人数在三、四百,前后推断,却是矛盾重重,九也糊涂了,只能暂时模糊院试具体人数。不过县试那里取二十人应该不算BUG,因为顺天府5州22县,共27个行政单位,按照京县二十人,其他州县各十人算,二百九十人晋五十人,比例还算协调。府试进院试的比例这里说不清楚了,因为没有明确资料。不过府试五十人,有据可循,应该是正确的。

第4卷 第二百七十章 有心无力(二)P

(更新时间:2014-01-29 13:10:25)

学政官是三年一任,任期是乡试结束后到下一次乡试结束。

如此一来,今年的新秀才就是学政到任后取的第一批生员。对於“案首”沈瑞,既是学政自己取中的,自然也就有印象。

表面上看来,这人与沈家以及沈瑞是八竿子扯不上关系,实际上人在官场,处处是人脉,又哪里能真的毫无干系?

这人与已故前礼部主事王溥是同乡,还有些远亲,王溥是左春坊大学士杨廷和的同年,两人当年为杨家长子杨慎与王家长女王研定了娃娃亲。

只是京中知晓杨王两家渊源的并不多,只因王溥身体不好,当年考中进士入六部没几年就病故,妻子携儿女回了原籍。

学政取沈瑞为“案首”,确实有与杨家结一份渊源的用意。

要不然,院试红榜前十的文章,各有所长,沈瑞并不是一枝独秀。

学政虽有私心在,可也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与沈瑞论私情,一副敦厚长者的模样,看着几个文吏为新生员簪花。

如今虽是夏末时节,繁花似锦,可簪花所用的并不是应时花卉,而是红色绢花。

由文吏举着红色托盘,新生员一人一支绢花,簪在儒巾一侧。

说是簪花宴,可更多的是仪式,桌子上的看碟与冷拚也只是花色好看罢了,想要吃饱那是不容易。

虽说其他桌上的生员,也有不顾面皮,举着筷子舞动八方的,不过头桌这里的十人显然都斯文克制,不过是举着筷子意思一下。

对於桌上的酒,除了开始的一人一杯之外,也无人贪杯。

随同学政露面的,还有北直隶各府州县的教授、教谕,他们是来接新弟子的。簪花宴后,各地生员会拜见老师,随着学官回原籍入学。

等到酒宴完了,后边还有正戏,学政带着所有新生员拜孔子。

所有的新秀才,起步都是“附生”,他们按照原籍的不同,会挂在各府州县的官学,通过岁试再划分为廪生、增生与附生各等级。

时下虽不流行“榜下捉婿”,可新生员的簪花宴还是会引得地方百姓关注,小门小户家的女眷,也会含羞带怯地出来看年轻秀才。

热热闹闹的,前后几个时辰,弄得大家灰头土脸的,各种仪式才结束。

作为顺天府人氏的沈瑞,院试名次又是第一名,直接入顺天府官学为“附生”。名次靠后的何泰之则是挂在大兴县官学名下。

半天的功夫,不仅沈瑞与同桌的几个人熟悉了,就连何泰之也结识了两个新朋友。

两伙人凑到一起,就去了学宫不远处的一家酒楼。

沈瑞这里,剩下的同年是生员第二的南城书院学子王鼎、第三的霸州胡春芳、第九的春山书院学长周然。前三人为顺天府人氏,后一人是寄籍大兴县,都入顺天府官学为新附生,以后就是府学同窗了。

胡春芳不肯让众人走,非要拉着大家吃茶,也是为了早日培养同窗情谊。

何泰之那里,结识的两个新朋友,都不是大兴县的,而是宛平县两个小秀才,十三岁的叶科,十一岁的李治道。瞧着两人穿着打扮,倒不像是平民子弟。

沈瑞自不放心何泰之一个人,何泰之也拉了新朋友来给沈瑞看,就凑到一起。

两伙七人,上了茶楼,要了个雅间,叙了庚齿入座。

胡春芳二十五被推了首座,王鼎十六岁次座,周然十五岁再次之,随后是沈瑞、叶科、何泰之、李治道。

虽说这七人众,四人为前十,三个小秀才都是榜尾,可年岁在这里,真要是论起才学潜力,还真就未必比年长的几人差。

胡春芳虽年纪比大家都大了一截,可也没有“倚老卖老”,对大家都十分热络。

倒是何泰之听说周然也要入官学读书,有些意外,问道:“师兄不回书院读书了么?”

周然道:“我想要参加岁试,在官学里便宜一些。”

他这样一说,王鼎与胡春芳两人都望向他。

胡春芳眼睛眨了眨,道:“这是打算参加后年乡试?”

周然点点头道:“虽多有不足,却想要试试。”

他虽嘴上谦虚,可年轻气盛,到底带出几分得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