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亲王一回到京城, 立刻就去了忠孝王府,把林海在江南的所为详细地告之。
忠孝亲王也有些出乎意料, 心中对林海越发看重了几分。林海一直是清贵的文官, 忠孝亲王原来担心他骤然去做扬州巡盐御史,要直接处理各种事务,能不能应付得了那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人物但皇命不可违, 而且这么重要的位置, 忠孝亲王也不希望让其他兄弟插足。
所以,林海前脚刚离开京城,后脚忠顺亲王就借了个由头去了江南, 就是指望着能依仗着自己皇子、亲王的身份来震慑。究竟能达到什么效果, 兄弟两人也没有很大把握,只能尽力而为。但没想到, 林海给他们带来了惊喜。
林海说晒盐之法,目前还只是自己的想法,要付诸实践,请忠孝亲王代为禀奏给皇上。这晒盐须得在临海边的地方, 江南是不适合的。山东临海,又有现成的盐场, 可以在那处进行试验。只是这试验开始,规模甚大,需要不少人手和投入,所需时间也无法预料, 还请忠孝亲王援手。
林家的珍珠养殖和镜子制造都很成功,朝廷从中受益匪浅,大家对林家自然就满怀着信任。况且这制盐关系着社稷民生,一旦成功, 其意义和价值远非珍珠、镜子这些奢侈品可比。民以食为天,百姓和朝廷都会记着这极大的功劳。林海向他求助,其实真正的用意是以此举为他助力吧
想到此处,忠孝亲王精神振奋,立刻拍板,命人去联络他门下的一位官员,此人正好在山东某地任知府,属地里有一处临海的大盐场。按照林海说的办法,就地试验起来,不惜投入。忠孝亲王承诺,如果成功,自己就保荐他做山东道台。
林海的奏折也送到了,他那竞拍盐引的法子让人耳目一新,难免有人会议论林海标新立异。但那奏章中写出取得的效果,让他们都闭嘴了。经随去江南的官员们把林海的所为大肆渲染,大家都得承认林海初上任,确实那三把火就扭转了局势,掌握了主动,实为能臣。
而且由此,也可看出林海的谋略和无私。这等于是选择把自己巡盐御史的权力削减到了最低,最关键的盐引是当众拍卖的,价高者得,就没有多少暗中操作的余地了,巡盐衙门此后只负责管理监督。那么,盐商们就没有了大肆贿赂巴结他的必要了。
这种法子,认真说起来也不算太出奇,只是,绝没有哪个巡盐御史肯这么做的哪个人,过得好好的,会愿意挥刀自宫但也因此,大家越发觉得难得,林海人品正直,对之夸赞不绝。那些被林海触动了利益的人也只能满腹苦水往下咽,心中把林海祖宗八代都骂了个遍,但嘴上却也只能随着附和,真是憋屈
仁安帝也非常满意,江南现在还是很祥和的嘛,预想中的激烈对抗没有出现,林海办得好他要进行的晒盐试验,忠孝是极力支持,那就交给忠孝去处理吧。
忠顺亲王则对林雪峰好奇不已,深觉此人深藏不露,行事特别。既然这拍卖之法是林雪峰启发林海的,那他正好去与之交流一二。
仁安帝刚刚流露出让忠顺亲王全权掌管内务府的意思,以前他只是协管。但尚未正式任命他为内务府大臣,显然还准备考察他一番。这当儿,他必须好好办事,努力做出些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才可服众。
内务府和宫中紧密关联着,王兄正是在争储位的要紧时刻,他盼望着自己能帮助王兄。若是让老五上位了,不但是他们兄弟,就是宫中的母妃、姨母也是日子难过的
最近,好几位官员犯事,家产被抄,本来发卖财物,是户部的事情。但就有人道户部近来抽不出人手来,唆使着要内务府揽过此事,而父皇竟然就听从了,还说,这是考验他能力的一个好机会。
内务府其实权力很大,责任也很重,不仅仅是管理皇宫几千人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要打理皇室的产业,皇庄、铺子、工坊、各种生意,宗室的俸禄银子、福利等一应开销都由内务府管着。这差事做不好,在宗室中就会招来一片怨声,比在朝廷六部里还难立足。
以往发卖犯官的家产,大多是由户部定价,许多有关系的人就会乘机去捡漏,三文不值两文地就买下了。忠顺亲王要想来个开门红,就要改变这种发卖形式。林海的盐引拍卖,价高者得,让他脑中灵光一现。
但怎么才能把这拍卖会操办得好,也是个问题。盐商们是早就有了目标,势在必得,价钱就能涨得起来。而内务府拍卖的田产、宅子、古董器物、珠宝之类,人家是想着低价淘货的。价钱高了,没人应和怎么办
带着这些问题,忠顺亲王备下了一份礼物,专程去林府求教,明面上的理由,是为林海送回家书,另外,作为朋友,替他探望父母亲。
林雪峰面对着忠顺亲王诚心诚意地求教,脑中急转,现代社会里推销宣传的手段都浮现在眼前。相形之下,这里的市场经济就显得太原始了,基本上是没有宣传这一说法的,户部出个告示,知道的人都不会太多,只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这还想卖出高价,有些难
“王爷,以我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结果满意,还需切实做好准备才行”林雪峰微微一笑,把自己所知的法子一一道来。
忠顺亲王一向有些性格佻达,许多宗室对他执掌内务府不能放心,不知他能不能把手上这件差事办得漂亮,五皇子一脉的都瞪大了眼睛,准备看忠顺王的笑话,到时给他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