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贵妃找上贾家, 自然有自己的打算。仁安帝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差了,日常头晕眼花, 渐渐的连奏折上的字都看不清了。这做皇帝的, 不能批阅奏折,怎么处理政事一日两日的还可以凑合着,让内监把奏折上的内容读给自己听, 眼睛紧贴着奏折, 简单地写几笔,或者干脆划个圈圈,表示自己已阅。
但这绝非长久之计, 日子长了, 朝臣们心中大约也有数了,对这种情形表示担忧, 万一内监乘机弄权,可怎么得了御医也劝诫道,皇上还当以龙体为重,须得好生保养才是, 再也禁不起国事操劳了仁安帝可以不理会朝臣,但对于御医的话却不能不重视, 他可是很惜命的
思来想去,仁安帝终于忍痛做出了决定,他要禅位了禅位后,他就可以不用再为国事劳心劳力, 安心休养身体了。他深信,作为一位主掌国家多年的君主,他即使成了太上皇,新帝也是他的儿子, 为了孝道,也因为自己的根基,还不是要对他毕恭毕敬,他的权威也不容置疑。如果有需要,他的意志和想法还可以通过新帝间接地得到贯彻,那和自己在位也差别不大了。
甄贵妃知道仁安帝的决定后,在他面前又是撒娇,又是悲悲切切地恳求,竭力地为五皇子争取,她要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下一任皇帝,她要做母仪天下的皇太后。
但是,皇上却没有答应她的哀求,他看中的是忠孝亲王。
这些年,忠孝亲王在朝中承担了不少实务,处理得都很妥帖,让朝臣们为之信服。前两年,他花了大力气,命人去实验的晒盐之法取得了成功,在山东盐场里运用此法得到的海盐,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产量也提高了不少。这结果一出来,轰动了朝野,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功劳啊提出这建议和法子的林海有功,把这建议变为现实的忠孝亲王功劳更大
接下来,忠孝亲王又把这晒盐之法在大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开来,扩建了不少盐场,用晒盐之法源源不断地产出海盐来,而且比原来的煮海为盐得到的海盐品质更好。
盐价渐渐地降低,这两年,百姓们能用比以往低廉三成的价格买到食盐,也舍得多吃盐了,民间对主持这件事的忠孝亲王赞颂有加,忠孝亲王以往为朝廷效力的事迹也传扬开来。大家一看,这忠孝亲王在皇子中,真的是最勤勉尽心,关心民生疾苦的一位了就这样,忠孝亲王在民间的名声大振,远远超过了他的兄弟们。
运用了新的晒盐之法后,盐价一降再降,贩卖私盐逐渐的无利可图起来。私盐贩子们冒着杀头的风险,是为了赚大钱的,眼见着这利润越来越小了,许多人就金盆洗手,不乐意干了。他们是亡命之徒,但不是那不会算账的傻子他们有人手,又敢冒险吃苦,何必在这一棵树上吊死,干点什么不能挣钱
扬州巡盐衙门以往也为私盐贩卖所苦,如今这困扰也在逐渐减少。林海非常欣慰,大大地松了口气。他身为巡盐御史,这查禁私盐是巡盐衙门必要的工作。但私盐贩子不光悍不畏死,后面撑腰的势力更加难缠,因此是个极大的麻烦,让历代巡盐御史都头疼不已。
林海不愿渎职放纵,与之同流合污,但也不想做生死置之度外的孤胆英雄,他有父母妻儿要照顾,家人的分量在他心中,是比君主要重要的。说出去有些大逆不道,但长久以来,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可不会成为那种愚忠而不吝牺牲家人的忠义之士。
当初他接下这差事时,父亲就告诫他堵不如疏,指引他另辟蹊径,如今他见到了效果。对于父亲,林海既感激,又充满了信任和崇拜。他的父亲,高瞻远瞩,博学多才,胜过了他平生所见的任何一个人。他和孙素馨夫妻两人远在江南,虽然对京城的儿女时有思念,但心中却很是安定。他们都相信,在林雪峰和朱氏的照顾和教养下,孩子定能成长得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