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缓!”王学新想也没想就否决了苏礼国的说法。
王学新能理解苏礼国的想法,甚至可以说这不是苏礼国一个人的想法,研究所许多人都是这样想的:咱们华夏国自己用都不够,还得给鹰酱每天提供2000个……这钱咱们不赚还不行吗?
说实话卖给鹰酱的晶体管赚不到多少钱。
成本8美元却只卖10美元,这利润可以说是白菜价。
“团长!”苏礼国问:“你这是担心鹰酱改造航母的项目?”
“算是吧!”王学新说。
其实鹰酱改造航母的项目只是原因之一:华夏保证出口晶体管的数量,鹰酱则保证改造航母的进度。
但即便如此,晶体管的价格就不能更高些吗?
比如卖个15美元,鹰酱不一样也得买吗?
王学新更深层的考虑是鹰酱对晶体管的研发进度。
他是这么考虑的:
将来鹰酱研发出晶体管发现其成本是10美元,而华夏那同样质量的晶体管却买10美元甚至更低,那么鹰酱还需要自己生产吗?直接买不就行了?
但华夏这边如果卖的晶体管是15美元,是不是就倒逼鹰酱抓紧时间研发出晶体管并大规模投入生产?
王学新更希望鹰酱处於第一种状态,购买华夏便宜的晶体管导致研发和生产的动力不足。
一旦鹰酱的研发和生产动力不足,其进一步研发集成电路的动力就会滞后。
只有这样,鹰酱才会一步慢步步慢始终落后於华夏。
否则,以鹰酱此时的工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华夏这边生产出什么就相当於给鹰酱科学家提了个醒,那他们生产出来还不容易吗?
比如集成电路。
它本身并不困难,不过就是将电阻、电容与二级管、三级管一起全用矽制造,然后将一个完整的电路整合在一张芯片上。
现代的芯片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将电路做得越来越小,小到几纳米,甚至最近还传出鹰酱攻克1纳米技术,这些技术能将几十万甚至百万数量的元器件集成在一块小小的芯片上。
(注:这里用“传出”是因为笔者持保留意见,鹰酱最近几年在科技方面干了许多虚报成果刺激股市的事,比如可控核聚变所谓的“净能量增益”)
集成电路的研发,最关键的点其实是“创意”,科学家们一时没能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想不到可以这样做。
一旦想到了,即便是这行业新手基尔比在两周内就能将其设计出来,之后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就测试成功。
如果鹰酱知道华夏能把多种元器件集成在一张芯片上,受此提示的鹰酱科学家难道研发不出来吗?
如果鹰酱科学家想到了集成电路,而其工业水平和科研水平又明显高於华夏,他们在这方面难道不会超越华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