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金融陷阱8(2 / 2)

无限破产危机 轻云淡 2475 字 3个月前

“财务那边怎么说?”客服部经理问。

员工负责联系,半天后道,“老板、财务的电话全部打不通。”

所有人面面相觑,似是意识到情况不妙。

怔愣间,一群警察涌入公司,“公司老板一早到公安局自首了,请大家配合我们的工作,接受调查。”

好端端的,老板干嘛自首?

工作人员呆若木鸡,以为这些人在开玩笑。

然而警察不由分说,将员工全部带走,其中包括一脸懵逼、只差五天就能离职的许晓安。

**

xx理财暴雷!

又一平台暴雷,线上理财还能买吗?

平台暴雷后,投资者们该如何维护权益?

……

网络上讨论的热火朝天,说什么的都有。

其他人只是看热闹,购买了平台理财、取不出本金的投资者们已经快疯了。他们顾不得上班,一窝蜂冲到警局报案。

麻烦的是,这是线上理财。投资者五湖四海,遍布全国各地,维权十分困难。

一时间,人心惶惶。

有些胆子小的怕自己所在的平台也出事,忍不住申请提现。这样的人多了,造成挤兑,又有好几家p2p公司资金紧张,出现流动性困难。

线上理财公司纷纷出公告,宣布打款延期。

然而越是这样,投资者越是恐慌。

随着时间流逝,眼看即将造成踩踏效应,就在这时,警局给出调查结果。

为什么xx理财会逾期兑付,无法偿付投资者利息本金?事实上,真正合规的p2p根本不存在挤兑概念。

借款人在平台上发布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

到期后,借款人偿还本息,投资者获利,交易顺利了结。

若借款人经营有问题,到期无法正常偿还,投资者资金被套,平台应该代替投资者向借款人追债。

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只是中介,不参与交易。

那么,为什么xx理财会暴雷?

其实本质原因是操作违规。

xx理财既没能力找到那么多符合要求的投资标的(合适项目),又没足够的风控能力甄别投资标的优劣(比如癌症病人骗贷),吸收的资金那么多,怎么办?

老板选择虚构投资标的。

没有优质企业?虚构一个。

没有合适项目?虚构一批。

到最后,20亿的盘子,15亿是假标!

假标的危害很大。没有真实借款人,利息就得平台自己出。

当本身资金不足以支付这笔费用时,平台不得不再发新标,不惜一切代价,借新资金归还前一批投资人。

这就成了借旧还新的庞氏骗局。

当新筹集到的资金不足以偿还过去的欠款时,公司资金链断裂,平台暴雷。

调查结果出炉,有人喜有人忧。

“我投资的平台是国企背景,肯定正规!行了,没事了,都散了吧。”

“我所在的平台标的很少,每次出现都需要抢,肯定没问题!”

“照这么看,出现挤兑效应的都不太对劲?怎么办,我投了50万啊!”

“完犊子,我放了一百多万在线上理财……里面不仅有我的钱,还有亲戚的钱……”

“妹的,十万块钱计划分散投资。结果买了三家p2p公司理财,三家全部发公告,说什么资金紧张,推冲打款。早知道就不贪这小便宜了!老子省吃俭用,辛苦三年才存下的钱,眼看都要打水漂………啊啊啊啊啊,太倒霉了!”

“都傻了吧?像我只投开业半年的p2p公司。就算是骗局,怎么也能撑个一年半载,预留了足够的时间跑路。”

“楼上别得意。据我所知,有家p2p公司开业三个月,平台失联,老板跑路。只要你继续玩,指不定什么时候轮到你。”

……

这个夏天,注定鸡飞狗跳。

6月到7月,短短两个月时间,150家p2p公司出现提现困难、老板跑路、平台失联/倒闭等问题。

有些平台决定清盘,花三个月、六个月时间有序退出行业。虽然延冲打款,但起码本金付清,利息按照约定偿还。

更多的投资者惨遭血洗,一夕之间从中产阶级沦为贫困阶级。

卖房投资、借贷投资赚利息差、把亲朋好友拉到平台一起赚钱……无数人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付出了惨痛代价。

作者有话要说:

资料来源於度娘。

投资p2p很危险的,慎入。

**

从2018年6月至2018年7月中旬,短短50天,有163家P2P网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老板跑路等问题

x付宝曾经也有类似的产品,利率5%-6%,它算是比较靠谱的,因为这个平台拥有庞大、优质的客户群体。

芝麻信用给所有客户评分,分数高的可以多借钱,分数低的少借或不借。

吸收到的资金用来给花呗/借呗放贷。吸储成本6%,放贷收益10%-15%,因为量足够大,利息差足以cover人工成本,还有的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