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高句丽间谍,看来的确对自己动疑了。
除了高建,让苏大为有些意外的是,那番僧那罗也在不远处,向自己投来狐疑的目光,不知想到了什么。
苏大为只做不知,微微一笑,跟上其他人,随着大队向前。
“看到神道了!”
前方,传来杨昔荣透着激荡的声音。
神道?
苏大为心中暗想。
这个神道,指的自然不是倭国的神道教了。
新罗的金法敏不知何时走在苏大为身旁,像是自言自语般的道:“神道又称天道,语出《易经》‘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观,盥而不荐,有孚顒若,下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此神道非彼神道。”
道琛在前方听到金法敏的说法,回头道:“《汉书·霍光传》:太夫人显改光时所自造茔制而侈大之。起三出阙,筑神道。
《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大为修塚茔,开神道,平夷吏人塚墓以千数。
李贤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
苏大为在一旁,表情跟吞了只苍蝇般难受:最讨厌你们一帮外国人,说话引经据典,比我这个华夏人还懂历史。
孙九娘刚好走上来,掩嘴吃吃笑道:“说那么多,这神道,不过就是一条墓道而已。”
墓道?
苏大为有些牙痛的抽了口凉气:“咱们找的不是兰池?为何会有墓道,感觉怪怪的。”
金法敏边走边摇头道:“地图标记如此,先走了看看吧。”
“你是金大人,对了,你们新罗……”苏大为假装好奇,压低声音指了指前方的道琛和高建:“不是……”
“你是说新罗与高句丽、百济何以联手?”
金法敏面上带着微笑道:“百济和高句丽都是扶余种,自然走得近,我新罗嘛……虽然有些不同,但也都是三韩,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要保持共同进退的。”
“哦哦。”
苏大为一脸迷惘的点点头,心里想的却是:老子信你个鬼,你这家伙心思坏得狠。
共同利益?
再过不了几年,百济和高句丽一起动手胖揍新罗,打得新罗叫爸爸。
是真叫爸了,叫大唐爸爸救命。
这才有唐军灭百济,推平高句丽,与倭国会战与白门江之举。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国与国之间,有时是盟友,有时又是敌人,谁也说不准。
“这上面刻着什么?”
走在前方的倭女雪子立在道旁一根石柱前,停下脚步。
她仰首看向石柱,黎明的阳光,从乌重的层云中透出,如万缕金线,将一切渲染成金黄。
一身雪衣的倭国巫女,伫立在石柱前,如朝圣般虔诚。
“这上面,刻的是一首诗。”
苏大为走上来,看了一眼,随口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这是谁写的诗?”雪子问。
苏大为挠挠头皮,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孙九娘在一旁咯咯笑道:“这是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
“原来是汉武帝写的诗。”
雪子点点头:“我虽是倭国人,却也听过汉武帝的故事。”
苏大为在一旁只是讪笑,没法接话。
论历史,他只是马马虎虎。
论诗辞歌赋,他除了有限几首,肚子里搜肠刮肚,也刮不出多少文墨来。
这个话题没法聊。
不过,没有话题可以制造话题。
苏大为眼珠一转:“汉武帝的诗,为什么会在通往兰池的神道上?”
“三府主不知道?汉武帝生前,也对兰池念念不忘,还曾专门过来凭吊过,或许,是他当时留下来的吧。”
孙九娘轻笑道:“这秋风辞,说来也是感叹乐极生悲,岁月流逝,或许,当时武帝的心里,和当年的始皇帝一样,觉得人生易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苏大为心里隐隐触动了一下。
这么说来,创立兰池的秦始皇帝,和汉武帝刘彻,的确有共通之处。
那就是……
长生。
似乎所有雄才大略的帝王,都绕不过一个命题,那就是岁月。
无论年轻时有多少雄心抱负,在岁月这把飞刀之下, 都会日渐憔悴,渐感力不从心。
所以往往强势的君王,在执政后半期,都开始参悟玄学,希冀能找到仙人,实现长生不死的梦想。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谁能例外?
大唐太宗皇帝不也是被那罗僧的一套“长生”的忽悠给坑瘸了,最后……
算了,不说这个。
“汉武帝生前还希望能从兰池,找到一丝长生的可能,因为据说先秦方士韩终曾在兰池修行。不过终究无功而返,武帝死后数十年,刘向再次封印兰池,直到唐初后,再无人寻见过兰池的踪迹。”
孙九娘喃喃自语。
苏大为忍不住抬头看看这位蜀中的女异人。
没看出来,她知道的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