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舒尔卡到前线时才发现的问题。
或许是为了配合第270号命令,又或许是为了保卫莫斯科的需要,更确切的说……是因为担心士兵们临阵脱逃,所以第316师乃至其它防线的战壕基本上都是横向而不是纵向的。
也就是说,士兵们只能呆在战壕里与敌人面对面,即便在危急情况下也无法撤退。
撤退只有两种方式:
一是爬上战壕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
二是沿着战壕横向机动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进入纵向交通壕。
但后者显然是不现实的,横向机动需要时间,这过程会被敌人赶上然后消灭。
更重要的还是,交通壕的交叉处通常由政工人员看守着,他们通常不容许这种机动。
之前舒尔卡一直跟着坦克旅实施机动作战,没发现这一点。
“这对我军作战十分不利,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舒尔卡说:“我相信,仗打到现在,贪生怕死的人已经差不多离开了,或者也已经死得差不多了。现在愿意留在战场上守着防线的,他们绝大多数都愿意为祖国、为军队、为苏联献出鲜血乃至生命!但我们的却依旧使用提防士兵逃跑的工事,它缺乏有效的机动,甚至弹药、装备都很难补充……我们应该能在前线更灵活的与敌人作战而不是一味死守!”
罗科索夫斯基将目光转向加夫里洛夫少校,问:“舒尔卡同志说的是事实吗?”
罗科索夫斯基更多的是在战略层面指挥,战术上比如战壕的构筑就不是他过问的事,所以不知道这个也正常。
“是的,罗科夫索夫斯基同志!”加夫里洛夫少校回答:“我也发现了这一点,前线防御地带内的工程构筑虽然有助於保护人员和火器免遭德军火炮和迫击炮的杀伤,但不能保障兵力、兵器在战斗过程中实施隐蔽机动。甚至在营防御地域内实施机动也很困难。就像舒尔卡同志说的……通向纵深的交通壕不多,不能实施由纵深向前方或是前方向纵深的机动,分队任何运动都暴露在敌人火力下……”
“那就马上构筑工事,现在!”罗科索夫斯基少将沉着脸打断了加夫里洛夫少校的话,他看了看手表,就说道:“现在还有时间,天亮前完成纵向交通壕的构筑!”
“是,罗科索夫斯基同志!”加夫里洛夫少校应了声。
这个命令很快就传达到整个第16集团军,甚至扩散到其它防线。
因为罗科索夫斯基少将认为舒尔卡说得对,这种缺乏纵深机动的工事或许适合开战初期用来防止士兵丢弃阵地逃跑,但却不适合现在。
不过这却不是舒尔卡的初衷。
舒尔卡其实是想找个借口撤退……此时的德军已不太可能攻陷莫斯科,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前线缓一缓用一点空间来换取时间使更多的战士活下来呢?
不过很明显,舒尔卡没能成功。
从上到下,乃至加夫里洛夫少校都不赞成撤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