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巧合
战斗十几分锺就结束了。
这场小战斗再次证明了“兵在精不在多”……不过似乎不对,舒尔卡认为这场战斗作用更大的应该是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批德军在后方追杀溃逃的苏军,警惕性很低,再加上苏军开打时战术得当协同很好,一上来就是铺天盖地的一片火力将其打懵了,紧接着再一个冲锋……这几乎是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时就已经将刺刀扎进他们的胸膛,於是德军迅速崩溃也是情理中的事。
不过苏军没有冲得太狠,毕竟其目的不是反攻更不是将敌人杀光……德军在这局部地区兵力要比苏军多得多,后续随便都是一个营甚至一个团,第333团这个两个严重缺编的连根本就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於是一声令下,追了一段距离的苏军就撤回了岸边。
德军再次涌上来与苏军陷入僵持状态。
实战很容易陷入僵持,这主要是装备的发展造成的。
机枪没发明之前这种情况不多,通常是人多然后一个集团冲锋就解决问题了。
机枪发明之后,随便也是“哗哗”的一排子弹,人多的集团式冲锋无效了,敌我双方往往是互相拿对方没办法谁也冲不上去,於是就形成堑壕战。
这种僵持在二战也很多,只不过可以用坦克、飞机、大炮协同来打破这种僵持。
一营此时的防御,实际上就是在告诉德军……该是派坦克上来的时候了。
然而,坦克一上来就差点把舒尔卡等人吓傻了。
黑暗中一片“隆隆”的马达声,偶尔还有坦克推倒树木时的“咯咯”声。
舒尔卡让人打出一发照明弹,只见雪地中到处都是德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密密麻麻的一排接着一排,黑色的“十字”就像一片乌云似的压了上来。
或许是因为天黑看不清路,前方都有德军士兵在打着信号灯指挥,所以它们前进速度并不快。
不等舒尔卡认真看,空中就传来炮弹的呼啸声,德军对一营的防线发起冲锋了,为首的十几辆坦克在步兵的掩护下直朝这个方向开过来。
“撤退!”韦尼亚科夫大尉在炮弹的爆炸声中大喊。
战士们赶忙收起武器撒退就跑,当然,在跑之前还不忘在后头布设地雷……这是撤退的基本常识,而且还必须两个连队互相掩护着撤,否则是怎么也没法跑得过敌人从后方打来的子弹。
舒尔卡在撤退时有些狼狈,他几次在途中摔倒,如果不是战友们适时将舒尔卡扶起的话,他这个“突围英雄”只怕要在这小战斗中被敌人给俘虏了。
不过最终舒尔卡还是有惊无险的跑回了战壕,然后一屁股坐在战壕里喘着粗气。
“怎么了,舒尔卡同志?”指导员问:“你刚才好像被吓坏了!”
“是的!”舒尔卡上气不接下气的回答。
“连长同志是太激动了吧!”老兵接嘴道:“想到那么多坦克很快就会被炸进湖里!”
周围的战士们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