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数十名影评家又一次地陷入了沉思,他们组织不出合适的语言进行描述。
有的时候,你就是会遇到这样莫名其妙的问题,人类根本就无法用有限的语言来形容那些最天才的表演,他们在电影这门艺术中展现出来的精妙天赋,那种富有浪漫诗意的演绎方式,是没法用简单的文字进行具象化的。
如果说方才的唐尼向众人展现出了父爱,那也许还能付诸笔端,可麦迪逊这种角色,那种隐匿在灵魂深处的抑郁情感让他们彻底失声。
没错,银幕上的江火并没有亢奋的表现,没有激昂的情绪,没有高亢的呐喊,但举手投足之间,却给人一种莫名的难受和悲哀,她的每一个动作,似乎都是对绝望的注脚,你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看电影,也不会意识到她的扮演者到底是哪个明星,你注意到的就是麦迪逊,你的眼中也只有麦迪逊,她被病痛所困扰,她被病魔所纠缠,在此过程中,那种发自内心的厌恶感已经传递到了其他的领域,甚至对工作,都产生了厌恶。
那种处於绝望之中,令人无法表达的紧绷拉扯感强行框住了他们的视线,吸引了所有人的心跳,在她的交代下,平平无奇的讯息也被蒙上了一层阴霾。
当她读完邮件中的所有讯息后,也没有操纵鼠标,关闭网页,而是坐正身子,右手挠头,似乎是在寻找解决方法,但半晌过后,她的身躯又向右偏离,涣散的目光也随之左转,在一番寻找之下,一本记者证,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就在她拿取证件的同时,堆叠在上面的资料也随之坍塌,码放整齐的照片应声而落,看着那混乱的桌面,麦迪逊痛苦的闭合双眸,整个人向后一倒,本就不多的力量,也消散匿迹。
“太漂亮了……”
“真的是太漂亮了……”
寂静的现场出现了影评人们的感慨,就像是食用饕餮大餐的满足感冲霄而起。
影视剧当中,病人的形象往往是最难塑造的。
这种角色,除非感同身受,不然你压根就没法用体验派去完成。
你只能去靠自己的想象,去靠观察病人的实际情况,去寻找琢磨这种感觉,尝试着用方法派来解决这些事情,但――银幕上的麦迪逊已经是个病人了。
和之前的《蝴蝶效应》、《百万美元宝贝》都不相同,在江火之前塑造的角色当中,虽然像,但绝对没有今天这样的感染力,又或者说,眼前的江火仿佛重新找回了玉娇龙那样的感觉,找到了麦迪逊的灵魂……
而比起《卧虎藏龙》时的自我演出,麦迪逊一出场,就用先声夺人的感染力强行夺回了缺失的二十分锺戏份,将重度失眠症患者的厌世情绪恰到好处的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与此同时,她还清楚的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工作等一系列有用讯息。
六十多秒的时间长吗?
和方才的父爱塑造相比,实在是太短了。
但,如此短暂的时间里,麦迪逊这个角色已经被立起来了,甚至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让影评家们在脑中凭借已有的信息,自行推算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她是怎么掌控一个失眠症患者的表演力度的?”
“为什么我感觉到了麦克-墨菲的影子?”
“这和爱德华-诺顿饰演的杰克完全不一样啊!大卫-芬奇在《搏击俱乐部》之后,又找到了一种新的失眠症表演方法?不――这种表演手法还是江火惯用的方式,但――但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了!那种自我抑制的憋屈感,才是绝大多数患者身上的正常反应!”
真正的大咖,都出演过拥有心理疾病的角色。
麦克-墨菲就是《飞越疯人院》的男主,由杰克-尼科尔森出演;除此之外,还有安东尼-霍普金斯的汉尼拔、莱昂纳多的泰迪、达斯汀-霍夫曼的德雷蒙等等。
如果说, 正常的角色塑造考验的是一个演员的技能,那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便是在考验演员的天赋;角色塑造可以依靠后天的训练完成,但心理疾病,没法训练。
你除非患上它,不然你只能去揣测它。
但江火,显然不是失眠症患者。
她远离聚会,她十二点锺就爬上床睡觉,她不酗酒不嗑药――
在这种情况下,没人知道她是怎么样琢磨出这一场高亢的独角戏的。
看着那一脸不耐但又强迫自抑的面庞,那种憋而不发的便秘感,紧攥着他们的心脏。
他们只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快速的推进下去,他们想要看到麦迪逊和他人的对手戏,至於那个折纸杀人魔?希望这家伙能够给点力,继续在刺激她吧!
不然的话。
独角戏是真的很无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