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三天未进食(2 / 2)

毕方将碎冰灌入壶中解释着。

“那里的年平均气温在-56℃左右。在低温下,经过水循环产生的水主要是以雨或者雪的形态存在,而水的凝固点是0℃,在低温下能保证雪常年不化。”

“即使到了夏季,一部分雪融化后很快就被冻成冰,因此,在南极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漂浮着大量的冰块,形成了巨大的冰山。”

这个观众很好理解。

南极的淡水,因为自然蒸发后变成了雪,之后溶解成冰,整个过程没有和任何盐分接触,自然成了淡水冰山。

“相比之下,北极地区陆地面积小,大部分为北冰洋。由於海水的热容量大,能吸收较多的热量,而且热量散发比较慢,所以那里的年平均气温比南极要高,再加上暖流,在8℃左右。”

“海水因为各种盐类导致凝固点下降,同时,低温下海水的溶解度也会下降,高温度的海水含盐量更高,而海水再结冰时,盐分会转移到温度相对高的海水中,所以结冰后的海水就变成了‘淡水’,盐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造成在形成的冰川中含盐量下降。”

“因此,北极的冰川比南极少,而且绝大部分积存在格陵兰岛上。”

“前者是自然蒸馏直接成为淡水,直接质变,但后者,是在各种原因下析出盐分,属於量变引起质变,既然是量变,自然就会有一个过程,我们从海边走到这里,就是经历了这个量变过程。”

“生活在北极冰原中的爱斯基摩人就依靠这样的办法获得一定的淡水资源,这也导致了结冰海域或者是海冰附近的海洋含盐量会更高一些。

“到了我的脚下,已经彻底完成了质变,盐分完全析出,成了真正的淡水,之前我喝的可以算是加了点盐的盐水。虽然是盐水,但盐度比海水低得多,完全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感觉又学到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地理真奇妙】

“其实海水结冰时会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死亡冰柱。”

“南北两极的温度很低,有时候海面的温度会降低到零下几十℃的低温,这个时候海面就会开始结冰,随着海面温度的降低,盐分被析出后下方的海水密度增高,导致一个冰柱不断向下延申,而周围的海水达到冰点后因为密度的变化不会结冰。”

“於是,‘死亡冰柱’诞生了,从下方观察就可以看到,一根冰柱从海面延伸到下方,温度极低的情况下,冻结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被冰柱接触到的海洋生物在瞬间就会被冻结,所以这种现象才被称为‘死亡冰柱’。”

【什么魔导术?】

【方神,我想学这个!】

【方神:我要是会这个,早他妈去遨游太空宇宙了】

“现在我们行走在格陵兰岛的冰盖上,冰盖厚度甚至可以达到数千米,人力根本无法造穿,已知的平均厚度在两千多米,而最厚的地方,甚至超过三千四百米。”

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数据在毕方口中蹦出,震惊观众。

几千米厚的冰层,谁见过?

在这样的震撼之中,毕方却始终没有达到眼前的山脉,不得已,又挖了一座雪沟应付了一晚。

一直到了第三天傍晚,毕方才真正触碰到了自己来到岛上的第一块岩石。

而至此,他已经三天没吃过东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