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塔纳河(1 / 2)

第882章 动物的民主制度

【我一直有个问题,为什么所有的学名好像都是拉丁文啊】

【不这样怎么衬托出老方的多才多艺】

【懂不懂八国语言的含金量啊(战术后仰)】

【拜托,稍微学点生物分类就知道,拉丁文是必备的】

【五年研究生告诉你,所有的生物学名,基本都是拉丁文或者是拉丁化的希腊文,属於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做法,目的是为了世界各国在植物学的交流能够更加便利。】

直播间有不少的专业人士做出的解答,同样的,也正如他们所说,毕方说拉丁学名并不是为了装逼,展示自己会多种语言的能力。

“会一点拉丁文,几乎是每一个动植物研究学者的必备技能。”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所有的专业物种学名,全都是由拉丁文构成的。”

“大家都知道,一个动植物的名称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为了方便研究,科学家就需要一种全世界唯一的名字,最后大家的选择就是用由生物学家林奈创造的双名法,也就是属名和种加词两个拉丁词组成。”

“属名的作用是表明一种动植物所在的属,种加词则是用来修饰属名,表示这个种的特性。”

“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土豆,学名叫solanum tuberosum,其中solanum,表示它是茄属的,种加词tuberosum意思是‘有块茎的’,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有一种奇怪的茄子,它的下面有块茎。”

“还有一些植物的种加词是edulis,意思是‘可食用的’,比如冰激凌豆,inga,edulis,翻译过来就是一种可以吃的豆子。”

“甚至还有像deliciosa,这种意思是‘美味的’的种加词,比如我们华夏的Actinidia deliciosa,意思是美味猕猴桃。”

【有种哈利波特念咒语的感觉】

【阿瓦达啃大瓜!】

【我靠,那我是不是知道它的学名,就能判断能不能吃,好不好吃了?】

【6啊】

【我喜欢吃猕猴桃】

毕方继续道:“至於为什么会选拉丁文,不是因为生物分类的开创者是拉丁人,而是基於拉丁文的一些显着优势,比如不常用。”

不常用?

这也是优势?

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毕方笑道:“没错,这就是优势,作为一种死语言,除了梵蒂冈外,拉丁文不是任何国家的官方语言,也几乎没有人以拉丁文为母语。”

“这就导致了拉丁语非常稳定,无论是地位,还是语法甚至是单词的拚写。”

“世界流行语言变化过很多次,古代的时候法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都流行过,近代德语也牛过,冷战时期的俄语也是一大语种,现在丑式英语最流行,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汉语大热。”

【汉语大热点赞】

“在主流语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拉丁语就显得很‘中立’,对谁而言都是外语,学一门就可以看懂很多东西,‘没有活力’在此时反而成了优点。”

“大家都知道,一门有活力的语言更新换代是很快的,不更新它也无法表达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可是你写的文字怎么能保证一千年以后的人还能读懂呢?咳咳,当然,这种变化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要排除在外,至於为什么,这个我们待会再讲。”

毕方停顿了一下,接着道。

“所以,对於中文以外的文字而言,就像莎士比亚的原文,对於现代央国人其实已经开始有些理解上的障碍了,而其中的时间跨度还不到四百年。”

今天命名了一个东西,明天这个单词就变得谁都不认识了。

这就是大部分表音文字切实存在的问题,变化的太快,几百年的时间就会出现后人看不懂的情况。

“拉丁语就没这个问题,有什么用法都写在千年前的古罗马字典里了。”

“大家都不是以拉丁文为母语,一家之言就想改语法或者单词拚写那是不可能的,一千年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其次是词汇量的丰富,我们学英文,要是能记下几千个单词,就可以轻松过四级了,可拉丁文的词汇量则多达百万,给全世界三十多万种植物命名绰绰有余。”

“这就是为什么基本研究动植物分类的都会拉丁文的原因了。”

【原来如此】

【又是长知识的一天】

【那中文呢,中文有什么不同?方神你还没讲呢】

“汉字嘛,这个其实解释起来就比较复杂了,涉及到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的区别,甚至不仅如此。”

毕方组织了一下语言,接着开始阐述。

倘若说类似於英文这样的表音文字,五六百年就会让人看不懂,那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就有相当程度上的优越性了。

莎士比亚的文字不过四百年,就对现代人产生了阅读上的障碍。

可对华夏人而言,这样的阅读障碍出现,要一直向前推进到超过三千年的尚书。

这对使用表音文字的外国而言,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表音和表意的不同。

最典型的表音文字——英文,音和字是一样的,能读就能写。

华夏人在民国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西方拚音文字只要会说就会写,故国民识字率很高,而汉字不是会说就会写,所以一般人学习汉字很难。

乃至知识分子们开始要求对汉字进行改革,甚至要废除方块字,改用字母文字。

这不能说错,时代的局限性摆在那。

表音文字短期内好处确实多,极其方便沟通,交流和传播,乃至於同样发展出象形文字的古埃及,因为受到表音文字的冲击,放弃了已初步成型的象形体系,转头加入了表音的行列。

可表音也有缺点——太容易变了。

最典型的就是英文,居然还要被区分成丑式和央式。

明明是同一种语言,却因为口音的变化,两百年的时间,就让部分单词拚写已经渐渐发生了区分性改变。

这还是现代印刷术帮助固定的结果,在此之前的变化之迅猛可想而知。

相反,由象形文字起家的汉字就没有这样的缺点,因为文字不随口音走,变得极其稳定。

初期成型或许变化较大,从最简易的壁画到成熟的文字体系,中间的变化十分迅猛,但这不是类似於表音般的变化,而是发展,从稚嫩到成熟,从复杂到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