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第124章

求学之路,实属不易。

旅行团的男孩子们,没有一个是容易的,全都事绑腿然后穿着草鞋,草鞋便宜而且就地取材,哪里都能买的到。

那祯禧后来听他们说起来路过贵州山区的事情,倒吸了一口凉气。

贵州自古以来就是贫穷的,因为没有肥沃的土壤,也没有广阔的平原,气候不适合许多庄稼的生长,具有独特性。

民风民俗很不一样,比如说蘸水,路过贵州的同学,每天吃的就是蘸水,说白了就是辣椒水。

将辣椒切碎了,或者是放在罎子里面闷着,然后加上多种调味料,形成了贵州独特的饮食文化,吃饭不可无蘸水。

蘸水丰富了当地的生活,能下饭啊,口腔里面类似灼烧的快感,支撑着人们在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劳作。

但是自古以来,川贵地区,但凡是旱涝水灾,伤亡率是最高的,十几年前发生旱灾,饿殍遍野啊。

那祯禧小时候,听着老爷子说过那次旱灾,但是没放在心上,如今联想起来,不觉得很有感触,动笔写下来了。

她弃理学文,拿起来笔杆子,最后还是觉得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沿途经过多个地方,她都会投稿之类,期望唤醒更多的人。

「现如今之中国,不是不可救,不是不能救。」

「要学器物,学科学,师夷长技以自强。」

「然而终究是要学其思想,学其制度。」

「国人病之久矣,病在思想。」

那祯禧当时也是很受震撼的,说实话,她去学科学,成绩水准很一般,就是再努力,也是很一般。

所以,最后综合考虑了以后,才弃理学文,这时候大家不喜欢学文,因为学习理科以后,是毕业了马上就能用的上的,能立马出效果出成绩的。

学习文科的,未免给人看轻一点儿,动动嘴皮子而已。

可是主任找到她,就阐述了事实,那祯禧的国学水准很高了,她自小学习四书五经的,是国学启蒙,然后又接受了西式教育,去了学校。

因此,她很接地气,属於中西合璧,她的一些看法,一些能量,应该是发挥出来,鼓舞影响现当代的很多青年的。

那祯禧听进去了,并且觉得轻松了很多。

冯二爷收到信,里面有一份报纸,看完之后,不见欢喜。

刘小锅看着他静坐半下午,终究没忍住,「太太来信了,您应该高兴才是吗,难道是信里面写了什么您不高兴的?」

冯二爷看着刘小锅,「你知道,前一段时间,被暗杀的是谁吗?」

「知道了,闻大师啊,就是经常做演讲的那个,街面上的人都认识,哎呦,那可真是,这个——」

他比了比大拇指,竖起来,表示敬佩。

在上海,这个日占区,然后各个租界纵横捭阖,五花八门的势力在下面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