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页(1 / 2)

查先生看到对面下属们关心的眼神,才意识到自己沉浸在回忆中,露出了过分伤感的表情。

他微微笑了下,点头示意主编可以去结帐了,这才率先步出易记。

身后仍时时听到后生仔们的声浪,与主编和记者几人转向停车处时,他忽起意兴,作别下属后,喊了司机驱车直奔远郊。

兴之所起,人便往之。

他想见一见老朋友了。

……

隔日,新闻报纸和媒体终於将昨日爆炸性的案件新闻好好整理,完整地报道了一番。

那个属於西九龙女神探的名字,再次在头条报道中不断重复出现。

易家怡,易家怡,易家怡……

市民们不断提及,渐渐地,几乎每个人都记住了她,代表着香江警队专注、勇敢、奉献等精神的那个标杆般的人物。

在《日月报》的报道中,笔者结合了九十年代香江社会中,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觉醒的女性独立思潮。

与捕捉到越来越多女性意识、成功女性身影的电影、电视剧等娱乐产品一样,报纸作为眼睛和口舌,也结合易家怡的故事,阐述了当下许多现象。

专访稿件中提及,易家怡成为许多女孩子们的偶像。

那些想要挣脱传统社会固有印象的女孩子们,不再只模仿男性,不再因为想争取到像男人一样自由自在的人生,而剪短发、穿短裤、绑平胸部、故意大声讲话……

她们不再改变自己的声音、头发、形象等特质,而是更关注学识、智慧、思想等灵魂层面的内容。

於是,在追求飒爽的青春校园里,女孩子们开始纵情释放真我,只更多去思考、去读书、去观察,从内而外地努力激发自己思想层面的魅力——她们不再因为某些人是假小子而嘲弄对方没有女人味,也不会因为某些人胸部发育太好而指指点点对方不够酷。

孩子们既喜欢现在长发马尾的女神探,也爱去年报纸上的短发女警,连同易沙展刚出道时眼含懵懂、面生怯意的模样也中意。

无论是哪个形象,都是她——

西九龙女生打破了所有人对所有形象的刻板印象,她靠自己坚持自我、坚韧不拔前行的身影,摧毁了‘比较’‘点评’‘偏见’。

【当你不再在乎他人的评价,那么‘他人即地狱’这样的词句就不再拥有魔法。】

许多人还在这桩案子的报道中,关注到了一位勇敢小朋友的行为。

李宝云小朋友打破了‘年纪’‘小女仔’等许多许多社会偏见,不仅帮助被渣男欺负的大姐姐取得DNA载体,还在母亲觉得危险、担心被报复时,仍只身跑到警署报案,还很聪明地提供了许多她认为会对警方有帮助的证据。

这些报纸,第一次不止备受成年人的喜爱,还被小朋友们青睐,甚至被学生仔们买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