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议上给诸将领解释战报的是易士英。
这位文官出身的武将其实极为擅长分析局势。
“张珏的主力沿洛水向东,如今正在攻打郑州。但出了邙山、嵩山这些山地之后,元军的战术开始趋於灵活。”
易士英说着,在地图上标注了一下,於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从郑州开始,东面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形。
“伯颜没有固守城池,而是命令骑兵四散而出,避开张珏的主力,转而偷袭我们的辎重线。这是蒙元的老伎俩了,宋蒙交战数十年来,宋军难以收复失地的原由便在於此,固守山地坚城可胜,而一旦远征,则粮草必定不济。”
“但我们也有骑兵,可以放过来追击元军。”
“不错,然元军退入城中又如何?”
“如此一来,攻城的进展依旧是慢了。如今陆秀夫驻守在巩县,安排粮草调动。若郑州未下,则辎重不敢前行。至於克郑州之后大军攻打开封,辎重如何运送,依旧是个问题。”
李瑕这才开口,问道:“可有更好的办法?”
一众文臣武将商议了许久,最后,易士英道:“禀陛下,此战,唯有依张帅如今这种稳扎稳打的打法,方可功成。若成功之心太急,则长驱之师无援、粮草不继,或可招致败亡。”
东路军的情况大概便是如此了,攻下开封未必不行,但在元军骑兵的不停骚扰之下,注定不会太快。
李瑕的目光落回地图上,道:“说说北路军的情形。”
易士英不急不缓道:“河北情形与河南不同,河南乃蒙元与赵宋交界之处,忽必烈收世侯之权、提拔的心腹将领,多置於河南,兵马屯集,大将云齐。而河北地处蒙元腹地,世侯林立,可谓腹中空虚之地。如今,张弘道的先锋兵马已经在孟津渡渡过黄河,首先要面对的第一个坚城就是沁阳。”
李瑕只略略一想,道:“沁阳由世侯郑鼎镇守。”
“是,郑鼎之父郑皋……”
才议到一半,今日缺席了军议的林子才匆匆赶到,在门外稍稍一停,大步赶到了李瑕面前。
“陛下,西北的情报到了,张弘范受任为蒙古汉军都元帅、主管西北战局,如今已收拢大量溃兵,想必要赶回河北镇守……”
李瑕喃喃道:“忽必烈不拘一格用人才啊。”
易士英则已有些焦急起来。
“陛下,这不是玩笑的时候!”
李瑕与易士英之间亦有默契,不必多说什么也明白这对局势会有怎样的影响。
简单而言,伯颜守河南、阿合马镇山西,如今北伐的突破口就是河北。
若是让张弘范再率大军回守河北,那蒙元的整个防线就将稳固起来。
思来想去,又与众人商议之后,这日到了最后,李瑕派人给张弘道传了一封亲笔信。
~~
小船晃晃悠悠过了黄河。
放眼看去,到处都是人,士卒、辎重都还在渡河,大批的物资还堆积在北岸,让人有种永远都搬不完的无力感。
“打仗啊,打来打去,打的都是民脂民膏。”
史杠这般叹息着,却带着些许事不关己的语气。
以他的出身,哪能真体会什么民脂民膏?
不过是因为现在归附新唐了,得要融入清廉爱民的氛围当中。
但他不是主动归顺的,而是战败被俘的,目前为止显然不会有太大的前程。此时脸上不免挂了些郁闷之色。
一路向北而行,很快便到了孟州城。
城外的血迹还未清理干净,在炎炎夏日泛起一股难闻的腥臭。
从这残存着的痕迹可以看出攻克孟津渡、孟州城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元军并非不重视孟津渡这个要地,而是没想到洛阳城会那么快失守。
进了城门,登上城头,史杠那郁郁不得志的表情便一扫而空,换上了热情洋溢的语态。
“五郎了得啊!大军还未完全渡河,五郎竟已进了孟州城!”
前方,张弘道正在与董文用谈话,转头一见史杠,眉头便微微皱了起来。
他素来觉得史家几个子弟装模作样,明明也是贪图权柄,偏要装得淡泊懒散。
而史杠其实也看不上张家子弟,觉得张家人爱现眼,早晚没有好下场。
当然,因张家有个好女儿,如今他远没有与张弘道相提并论的资格了,此时唤一句“五郎”不过是攀交情罢了。
“你怎来了?”
张弘道只这般语气淡淡地问了一句,史杠气势便完全被压了下来。
“给张帅带了圣谕,陛下已答应由张帅全权招揽河北世侯,凡於蒙元官职迁擢两秩以下者,皆有张帅定夺……”
史杠说着,看张弘道的眼神也越发炙热起来。
接下来的河北大地,都不知有多少人要巴结这位旧日风评有些平庸的张五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