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警觉(1 / 2)

钦差南下是在神封十一年的八月,尚是秋日才至,天气和暖的时候。

过了一整个秋天和冬天,林棠林黛玉给林如海过完了五十岁的生日,又过了半个春天,到了神封十二年春深,京中各处冰消雪融,春意盎然,刑部尚书吴庄和北静郡王水溶才亲自押送罪臣南安侯萧少安并所有从犯及家眷进京受审。

原九门提督唐朔早在正月便被封新任安海大将军,南下上任去了。

安海军十五万的编制,这些年吃空饷的竟足有七万员,罪人萧少安等不但贪污军粮军饷,还欺压军民、威胁官员、谎报战功、私交敌国,条条都是能抄家灭族的大罪,也给沿海防线留了无数个窟窿要填。

安海军的情况比宁西军要糟糕数倍,皇上不求唐朔在一年内就将安海军整顿一新,能征战别国,只令他在三年内能补全安海军建制,恢复周全海防,并争取能在五年内,将大周通往各国的海上商路严密保护起来,使倭寇和各处海盗不敢侵扰。

皇上给唐朔下任务的时候,林棠也在太极殿里。

她知道,这是皇上在为新式纺织机抽丝机发挥效用,用丝绸布匹在别国赚来金银提前铺垫。

接任九门提督的也是林棠的熟人,正是两年前春天和林棠一起去金泉府,当时任京营指挥使,去年回京后晋为京营总兵的赵珂。

自从受封伯爵,身份又是皇后娘家亲兄长的义女,林棠是格外留意不与无政事关联的朝臣交往过密,怕令皇上忌惮。

但不代表她会放着现成的良将不用,在眼前的人情不结。

天下承平日久,武备松弛,皇上不缺文臣,只缺得用的武将,林棠知皇上让赵珂和常子山随行护卫她,必然也有让京中将士趁机历练之意。

正逢宁西军大军征西,赵珂常子山也都有上沙场报国立功的心,秦朱安也是皇后娘家的亲戚,无意使自己功高震主,有意将功劳多分给赵珂常子山些,便和林棠两人心有默契,顺水推舟,给了他们很多机会。

他们也是有真本事的将领,胆大心细,西征两个月余,都只有大胜,无有小败,回京之后,赵珂晋为从二品京营总兵,只在九门提督之下,而常子山从禁卫调往平东军,也是从二品总兵。

唐朔南下,赵珂上任,林棠数遍京中,光和她自己关系不浅的正三品以上高官重臣,便有户部尚书林如海,大理寺卿谢云正,工部一位尚书两位侍郎,兵部两位侍郎和四位正三品指挥使,现在又多了一位和她有过上下级关系,也算共生死过的正二品九门提督。

余下宁西军中还有沈明照、秦朱安、贺全义、桂清等十数位将领和她也有或深或浅,但不能忽视的情分。一起上过战场历经过生死后,男女之分年龄之差不再是她和他们友情的阻碍。

谢、林、秦三家虽互相之间都无直接联姻,关系却比姻亲还紧密,三家加起来又有多少世交同年亲友,林棠大概算一算,就知道再公正严明宽和待下的帝王也不可能没有任何警觉。

秦家是宁西大将军,不能动,等太子大婚这时代的观念,成婚代表才一个男性正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放在皇家,便是皇帝大婚后才能亲政,太子大婚后,才能名正言顺的参与朝事,而不是旁听学习谢家和林家便需该外放的外放,该淡出的淡出,不能再这么全都杵在皇上眼皮子底下了。

林如海虽有致仕给林棠让路之心,但林棠坚决不许。他才五十一岁,对于三品以上大员来说,正是在朝中一展抱负的好年岁,此时退了太过可惜,也太过刻意。

谢家谢云正和谢云儒都有意在明岁外放。

自得中探花起,到现在二十多年,因十余年前至今正是皇上根基不稳,离不得人的时候,谢云正只在京中各处调任升迁,竟从未外放历练过。他现年四十五岁,是正三品大理寺卿,若想更进一步,为六部尚书或入阁,少则三年,长则十年的外放经历是少不了的。

而谢云儒从翰林院出身,在西北立功后转正四品都察院佥都御史,按惯例也该外放几年了。

林棠也打算这两年找机会辞去兵部尚书,再图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