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十块,一个月三百,你二哥还是车间里的工人,一个月才四十多块钱!这已经了不得了。”兰青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开始摆摊的时候,的确是有一些风言风语,她压根儿就不当一回事,反正都是为了支持明好。
至於能不能赚钱,一开始是完全没有预料的,后来尝到了赚钱的甜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明好说十块钱一天,她还是震惊了,相当於上班的工人一周的工资了呢。
不过她琢磨了一会儿说道:“这要是有三个炉子,一天两百个还真可能。”
明好噗嗤一笑,说道:“大嫂,别总想着炉子炉子了,你又没有三头六臂。”
“就比如咱们今天做的糍粑,一天可以做几十上百斤不难吧?一斤糯米一毛五,按照一百斤来算,就是十五块钱,大概能做出糍粑一百五十斤,一斤定价两毛五到三毛不难吧?算起来也就是六七分钱一个,就算是两毛五一斤,一百五十斤就是三十七块五,除去成本十五块,还有二十二三块。
当然这个还没有除去人工的成本,人工这边算起来,打糍粑的四个人够了吧,每人算一块钱,做糍粑的算是简单手工活,也不累人,五六个人足够了吧,每个人七八毛钱不难吧,也还能剩下十五块,要是卖三毛钱一斤,就更多了。”
兰青懵了,还能这么算数。
“这……要是雇工……”她有些犹豫,这不是剥削吗?这个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兰青还挺有政治敏感度的。
明好又是一笑,“大嫂,咱们只是打个比方,现在城镇户口都能开小作坊了,说是不准雇佣工人,可是你看学徒少了吗?咱村子里就更不是那回事了,就是来帮忙行不行,或者干脆找家里的亲戚就行了,打糍粑的是力气活,可摊开这些活,十岁小姑娘就可以做,到时候自家说好,也不算什么钱了,过年的时候给小孩红包,给十块二十块还是五十块,谁又能说什么?”
向来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
何况现在也一步一步的放开了,等别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就有人赚得盆满钵满。
“那是,咱家现在就四五个人了,也不需要找那么多人,这样一天……”兰青又要不淡定了,这要是一天赚二十块,还得了。
“现在离过年也就这么二十多天,刚好是紧俏的时候,这时候准备刚刚好。”明好道。
见兰青还没有反应过来,明好又道:“当然,咱们也不只是卖这个糍粑,其他的也不是不可以,还有什么开口笑、江米条、米花糖……只要定价合适,你说厂子里的人就不需要年货吗?
就说这个白糍粑,可以留很久的不是?就直接泡在水里,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只要一两天换一次水,个把月都不成问题,花上三块五块的,就可以买十几斤,一般小家庭就够过年的了。
何况这个糍粑,烤着吃也香,放炭火上就能烤,又能煎了吃,还能放上馅,煮着吃也行,跟汤圆差不多,一点都不费事,又不用出门排队了。
大嫂你要是不信,明天直接拿去卖掉,不就知道了?”
明好对这个还是很有信心的。
机械厂可不算小,单单工厂就是一大片,还有学校医院呢,大部分还是拖家带口的,跟一个小镇也差不多了。
然而现在的年货多紧俏呀,凭着他们自己供应的那些,肯定是不够的。
加上他们都是以厂为家,依靠工资过日子,工人阶级是让人羡慕,可是他们没有土地啊,更不方便做这些东西,购买力也是有的。
“那行!咱就这么办!我这就给你拿钱……可是这个钱,不跟咱妈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