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依帝之礼,七月而葬,其塚墓要好好修缮,封土较一般君侯之墓要高。”
封土犹如在平地上堆一座小山,是大工程,当初田延年都能上下其手贪了三千万,没几个月是干不完的。
“而且光三千三河卒为劳役哪够啊。”
任弘笑道:“得加人!”
望着热闹不再的大将军墓,任弘朝霍光墓室方向作了一揖
“大将军,姑且看着吧,等你封土堆好时,小子麾下,也有八千能战之士了。若君之老妻后嗣不逊,欲辱骠骑将军及大将军之名,弘作为崇敬骠骑将军的后辈,又是大将军门下走狗,少不得,要替二位教不孝子孙们做人!”
……
而另一头,在回到长安后,刘询对霍家的恩赏仍是络绎不绝。
他先是借着亲政事当日,思报大将军功德的由头,下令给乐平侯霍山加诸吏衔,以右中郎将之衔领尚书事,而令群臣但凡封事,都要先经过霍山上陈。
同时,又以霍山忙碌尚书台事务为由,将他的胡骑营、越骑营职责分予其弟霍云,这算是霍家人内部左手倒右手,霍氏并无异议。
同时,天子让秺侯、光禄勳金赏加诸曹衔,也入中朝。
加上刚成为“左将军”的霍禹,中朝从八人加至十人,新增的全是霍家子侄女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刘询并没有任命一位新的大将军,而是给张安世和霍禹二人,同时加“大司马”之衔,分别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大司马左将军,皆有屯兵,这架势,有点孝武时卫、霍并为大司马内味了。
新的朝廷格局已经形成,并没有霍家人担心的任弘与其党羽忽然被提拔崛起,与霍氏抗衡,皇帝依然信赖霍家,不但未削职权,甚至反过来加强。
还真应了刘询给大将军抬棺时那一句“共治天下”了。
这是霍氏众人最乐见的局面,北军掌握在任宣、霍云手中,未央、长乐防务由范明友邓广汉掌握,尚书台更是霍氏天下,其势较大将军时似乎更盛了!
霍禹同霍山志得意满,霍云也不再有所疑虑,不过有一人将朝中局势看在眼里,却替他们急在心中。
在这一日散朝后,霍禹与霍山如往常那般返回霍府时,却有人送来了一封信,说是御史大夫杜延年手书。
霍禹与霍山面面相觑,杜延年是霍光亲信旧吏,生前最是信赖,大将军薨后,杜延年面带哀容许多天,今日忽然派人递信,所为何事?
等二人拆开一看,才瞧了两眼,霍禹就满脸不屑地将信扔在一旁:“我还当杜幼公乃两朝老臣,又是大人生前所重故吏,忽然递信,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愚昧之语!”
霍山捡起来一看,却见杜延年隐晦地说了一件事。
却是孝文入主长安之事,他在代邸继位后,傍晚时分进入未央宫,晚上就夜拜亲信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还坐前殿。
杜延年的大致意思便是,为天子者,宿卫必以亲信,如此方能安心。既然霍禹、霍山已得高位,入中朝,权势已大,威名已足,不如主动将五官中郎将、右中郎将的职务交出来,专任将军、尚书事。
而未央卫尉范明友也最好主动请辞,将未央防务放手,别天天在宫墙上监视皇帝一举一动,只留邓广汉在长乐宫“保护”太皇太后即可。
杜延年给三霍的建议竟是:“今请辞宿卫之事,及天子故旧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陛下心安,君等幸得脱祸,霍氏方能世代富贵矣!”
……
PS:0点了停笔收工,虽然我承认有点短小emmm。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