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1 / 2)

没法子,也只得随他们去。

好逸恶劳乃人之本性,这事儿就怕有人带头,原本能坚持的也就坚持不下去了。

看看他们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满村吆喝着玩耍多么快活?

凭啥叫我在这里遭罪?

我也要去玩!

只是家里人难免想起来就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擀面杖都抽断几根。

“你个不知道惜福的王八羔子,你爹我以前想读书,求爷爷告奶奶都没得门路,你竟这样不识好歹,打死你算了!”

以前没银子读书也就罢了,只当咱们祖祖辈辈没那个福分。

可如今学堂都开在家门口,白送你去念书,竟不念!

简直混帐!

就这么筛了大半个月,如今学堂里还剩五十二个男女学生,其中女娃就占三十六个,对比惨烈。

其实两性的平均智商都差不多。

只是男娃天性调皮,又晚熟,觉得被按在凳子上念书识字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越劝越叛逆。

反正以后种地也能活,我还受这个罪做什么?

而女娃知道自己没得选,又有郭苗这个“出人头地”的榜样在前,除了几个定亲死心的,大多拚了命的往上冲,希望能脱离苦海。

两边一进一出,差距就出来了。

五月下旬开学,六月下旬满一个月之后,赵先生就根据个人的悟性和进度,把这五十二个学生分成了快慢两班,分别教学,成效显着。

快班的学生一天能背四句《三字经》,学五个字;而慢班的一天背三句,第二天就能忘两句,字也是如此。

有人知耻而后勇,你争我赶力争上游;

有人眼看没有惩罚,已经开始无师自通躺平摆烂了。

其实有的辍学的原本也能扭过来,只是家里人溺爱纵容,狠不下心逼迫。

张老五的儿子原本也想学人家辍学,结果从来没对他下死手的张老五破天荒动了真格,硬生生打断了擀面杖。

他儿子每天鬼哭狼嚎,家里老娘媳妇也心疼得不得了,跟着劝和。

“你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小小的孩子,你怎么忍心下这样的毒手?”

“他实在不是读书那块料,不行以后就跟着你出去做买卖,何苦来着?”

张老五第一次没向家人妥协。

“你们懂个屁!

做买卖的跟做买卖的也不一样,咱们这样街头叫卖算什么?若读书识字真无用,小掌柜的做什么费这个劲?她钱多了烧得么?

还跟着我,你们以为我这银子挣得轻快啊!整天在外面点头哈腰给人家装孙子,一斤一文钱的抠,脸都不要了……”

又指着儿子骂,“要么好好念书,要么打今儿起跟着你爷下地,一天也不许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