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起宁“爹说我现在其实已经读得够多了,再读也没什么用了,让我跟在他身边多见识见识,回头去书院,只当是结交同窗的。”等于是拓宽一下人脉,不是去读书的。
楚颜“有道理。你这几天跟在姑父身边已经学了不少了吧。”
未起宁叹气“我觉得我以前学的远远不足张家二女的案子,实在叫我如梗在喉。”
这件事的起因就叫未起宁想不通
张氏二女为什么不肯奉养老母呢
退一步说,哪怕送去了,但只要在张氏女去世前接回来,如果张氏女没有死在寄养院,而是在两个女儿家中去世,那就没有这一场祸事了。
楚颜“可能是没有来得及。寡妇庙那个地方,想必也不会有人去通知他们张氏女身体不好了,他们两家也没有常去看望。”
寡妇庙其实是寄养院,楚嫣然知道此地,特意讲给楚颜听。
楚嫣然“每一地都应该有的,官府会设立,或是由当地的著姓主持,专用来给一些家中无产的人送终用的。有无儿女的寡妇,有孤儿,也有残疾,还有失心疯的。”
楚颜“专用来送终的”
是不是少了一个词难道不是养老送终吗
楚嫣然“让其人有归处。百姓总有生活无着的时候,死在外面就是横死了,官府还要查问,在寄养院里死,也省得费事。张家二女这件事最错的是张氏妇不是没有儿女,她是有两个女儿的。张家也不是无产,亲戚朋友众多,偏偏无人过问,致使张氏妇死在寄养院。”
可想而知,寄养院不是养老院。张氏妇在里面不可能有下人服侍,她要是自己能动,说不定可以回张家求助
楚颜在得知寄养院的真相后,不由得心寒。
张氏二女将母亲送到那里,打的就是让老母速死的主意。
只是没料到国丧
楚颜“平时寄养院是有善人去帮忙的,国丧时大家都没功夫了,平时还有人往里送吃的,休市后家家都缺粮,里面吃的肯定不够,就算有吃的,张氏妇年老体弱,也抢不过别人。张氏妇死在里面后,张家二女不知是几时得到的消息”
张家二女原本打的主意可能会更好一点,比如在老母临死前接回家来,待死后再风光大葬,这样哪怕会被人告发将其母送至寄养院,也可以功过相抵,至少不会罚得太重。
结果突然上皇崩了,国丧一到,各家各户都只来得及顾自己。等张家二女想起老母时,已经晚了。休市后,只怕连白事的东西都不好买了。
她猜张家二女应该是不会替张氏妇提前准备寿材的。
于是,张氏妇死在寄养院,又草草下葬。这才被人告发。
未起宁“我还有一事想不通,张氏妇为什么对两个女儿如此不同”
楚颜“可能她觉得自己很公平呢她在大女儿家住了那么多年,看张氏妇的样子也不是个小气的,可能平时已经给了不少了,她就觉得对小女儿不公平,多给小女儿留点。”
未起宁还是不忿“那张二女为何不肯接老母回去奉养呢”大女儿养了十年,二女儿一天都没养过。
楚颜“她习惯了大姐扶养吧,觉得没自己的事。”
未起宁说着说着又难过了,眼眶发红“本来只是一件小事,人人不管,竟成如此大祸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他背过身去,呜呜地哭。
楚颜在宅门中混迹半生,这种亲子惨事听过一箩筐,早就失去了那份赤子之心,现在看他哭得这么伤心,只觉得心里也一抽一抽的。
她扶着他的背,轻轻地,一下下轻抚。
楚嫣然静静站在门外,悄悄走了。
她回去苦思良久,晚上孩子们都回去休息了,未东来还没走,她对他说“宁儿只怕不适合当官他心肠太软了。”
未东来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宁儿像你,生就一副慈悲心肠,待人只有好的,不会把人往坏处想。若是以前,我也觉得最好不叫他当官,做个富家翁足以。但是你我只有这一子,不为他打算怎么行”
楚嫣然心疼儿子,可是如果不叫他在外走动,他和楚颜要怎么在这世间立足呢
等她和未东来去后,难道叫他们夫妻依附二房生活吗
虽然刘氏温柔可亲,二老爷待未起宁如子,但是亲戚可以做臂助,却不能当依靠。不然亲戚情分早晚被浪费干净。
“那怎么办”楚嫣然发愁不已。
未东来安慰她“如果是以前,我也不会这么想,但你觉得颜儿如何”
楚嫣然一愣“颜儿”
未东来“颜儿虽是女儿身,却思虑周详,有金刚之志。她虽不能坐堂审案,但做一个贤内助足以。宁儿事事都与她商量,可见也不是畏惧女子之智的短视丈夫。这二人如果合到一起,未必不能成事。”
楚嫣然愣了,她是万万没想到未东来竟然打着让楚颜当未起宁的智囊的主意
楚嫣然“这可行吗宁儿可以当父母官,像你一样在堂上打人板子,判人下狱,砍头充军”就是楚颜再聪明,她也不能代替未起宁坐堂啊。
那肯定不行。
未东来只带儿子过了一次堂就看出来了,未起宁这辈子都不能当父母官。
父母官,掌一方水土,刑民税法,全都要管,每年还要征发劳役,到时百姓一路哭,他只怕也要哭死在屋里。
未东来叹气“只能往朝中试试了,在金陵为他谋一个小职,也是可以的。到了那里,不必操心百姓生计,不必审案断罪,他若不求显达,一辈子做一个微末小官,保一家温饱就够了。”
楚嫣然思来想去,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了。,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