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战场白骨缠草根
明堂内,决定大宋国策的官员们再次汇聚,短暂的七天假期结束的总是这么突兀。
杨霖的手里,是一份关於吐蕃的情报,详尽地描述了如今四分五裂的吐蕃,各方势力的强弱和疆域。
“吐蕃番民,桀骜难驯,骁勇不下鞑靼,闻战不惊反喜。虽崇尚佛教,却无慈悯之心,男女皆以劫掠为荣,凡经此地商贾,必受其害,盛唐时商道曾为之隔绝。”
韩世忠的这番话很有水平,一看就是仔细研究过,而且派出了足够的斥候。
杨霖轻轻合上卷帛,笑道:“恩相,吐蕃人各自为战,乃是天赐良机,若於此时取之,易如反掌。若是假以时日,让吐蕃养成气势,有一枭雄一统蕃人,则其为害之深,较之西夏必有过之而不及。”
蔡京轻轻点头,道:“朝廷多年统筹,谋划布局,至此实则已是万事俱备。上元佳节之前,须有捷报,为陛下贺喜。”
众人一起站起身来,十几位当朝重臣,共同朝北一拜,蔡京笑道:“我等大臣,皆应策应万全,保证辎重,可等捷报入京。”
在西南的王黼,终於逮到了一次机会,这一回身在大理的禁军兵马,直接挥师北上,要拿吐蕃开刀。
在西北,大宋和吐蕃因为共同的敌人西夏,早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宋将王绍组织熙河开边,从西夏的南部向西进攻,不断击败和收服吐蕃部落,势力进入新疆东部,对西夏形成战略包围,若没有后来司马光的重新为相,认为打仗得不偿失,早就和几十万吐蕃人一道,把西夏给灭了。
从那时起,战乱不断的吐蕃小部落,就纷纷选择内附,归顺大宋。
而西南则不同,大理和吐蕃在这里用兵从未停止过。
可以说这里以前几百年,以后几百年都不会太平。
大理的前身南诏经常和吐蕃争战,但大理成立时,吐蕃帝国已经衰落、解体,吐蕃地区成为封建领主和寺庙的割据,大理国内也不太平,权臣高氏和皇家段氏的争夺日剧,也无力对外扩张,总体趋於和平。
唯一例外的就是滇藏交界的盐井地区,由於食盐的重大经济利益,双方一直争夺,延续数百年。在后世的历史上,直到清代,丽江的土司仍然和雪区领主为此地大打出手。
双方的关系可以说是不共戴天,此地的吐蕃部落也一直防备大理人的入侵,守卫森严。
按正说,从大理进攻吐蕃,一定要绕开这块是非之地。
只要从其他地方进入吐蕃,相比不会有什么抵抗,可以和北线一样,慢慢收拢吐蕃部落。
可惜的是,王黼根本没有派出哪怕一个斥候前去探查。
北线韩世忠兵不血刃拿下积石山辐射吐蕃诸部的时候,南线王黼兴冲冲地带兵撞进了这块盐井之地。
吐蕃僧尼部落的首领尚可屹,身材粗壮,手里拿着两把尖刀吗,身后就是一群从未停止过战斗的吐蕃勇士。
这些人看上去都比自己胯下的马还要强壮,手里握着各式各样的武器,眼神甚至有些呆滞。
战争就像是家常便饭,这块盐井之地,自古是强者得之。不知道有多少强横一时的部落,在此被彻底抹平。
看着阵营排列,他们不过两万人,冷冷地注视着远处的十几万宋军,并没有一丝的畏惧。
一声令下,吐蕃骑兵从高处顺势而下,如同一只择人而噬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