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百 通明达照(2 / 2)

“正因如此,我主才想方设法,护天家贵胄以周全。五县主之事,想必老大人亦有耳闻。”

“洛阳人尽皆知。”曹节轻轻颔首。

贾诩这便道出此行关键:“黄巾乱时,长社大火,县内化为一片焦土。后又历经战乱,民众多举家逃难。避入陈国者,十有。敢问老大人,前相魏与陈王宠‘共祭天神’之事……”

“右丞因何又此问?”

见曹节面色如常,贾诩这便笃定:“只因长社令前往陈国索要流民,陈王虽许之,然却……”

“欲与蓟王暗结共盟。

”曹节一语道破。“正是如此。”贾诩再拜:“人心不古,忠奸莫辨。不知陈王,是忠是奸。”

“若知陈王之事,还需提及三人。”曹节言道:“勃海王刘悝、长乐太仆侯览、会稽妖贼许生。”

此三人,天南海北。八竿子打不着,如何相干?贾诩急忙请教:“愿闻其详。”

“勃海王刘悝,惨遭冤杀,全家毙命。先帝因为梦中受桓帝斥责,日夜忧扰。时听闻勃海王,尚有遗腹子,先帝本欲重立为藩。然却被中常侍王甫,百般阻挠。”

“正是王甫命人诬告,才令勃海王身死除国。”

“然也。王甫之所以能得逞,乃因勃海王亦犯藩王大忌。”

贾诩这便言道:“传闻,桓帝崩后,皇太后窦妙并大将军窦武,策立时为解渎亭侯之先帝,继承大统,并遣人往河间国迎驾。民间流言,说勃海王愤恨皇兄未能传位与己,故欲擅自发兵,抢夺迎驾诏书。”

“确实如此。”曹节言道:“正是老朽持节,前往河间国迎驾。‘兄终弟及’,亦合乎古法。勃海王之怒,老朽自能体会。本欲大事化小,隐瞒不报。不料此事被王甫得知。时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与勃海王,关系甚佳,王甫暗中调查,窃以为此中另有隐情,便将此事告之司隶校尉段。段遂将郑飒捕入黄门北寺狱,严刑拷打。王甫又指使尚书令廉忠诬奏郑飒等人阴谋篡位,欲立刘悝为帝。 乃至先帝发雷霆之怒,灭勃海王满门。”

“原来如此……”贾诩一声叹息。有汉一朝,宗室篡位,乃历代帝王心头大忌。勃海王如此行事,焉能不惹来灭门之灾。再深思。陛下崩於困龙台时,忽下遗命。‘兄终弟及’,传位於合肥侯。或许,正因忌惮勃海王故事。

“时渤海王妃,乃先帝宋皇后之姑。知王甫罗织罪名,构陷勃海王,於是暗求长乐太仆侯览,出面相帮。”虽是陈年旧事,然曹节却记忆犹新:“中常侍侯览,延熹年间赐爵关内侯。因诛梁冀有功,进封高乡侯。专横跋扈,贪婪放纵。先后夺民田地一百一十八顷,宅第三百八十一所,模仿宫苑,兴建府第十六处。妻略人妇,肆虐百姓。为母大起塚墓,诸如此类,举不胜举。督邮张俭,破其家宅,借没资财。侯览遂诬张俭与长乐少府李膺、太仆杜密等为‘党人’,起‘党锢之祸’,被杀、被徙者,三百余人。被囚禁者六、七百人。侯览又乘势,夺我长乐太仆之职。专权南北二宫。然却万不该渤海王,这趟浑水。”

贾诩心领神会:“於是王甫命有司举奏侯览专权骄奢,先帝怒而策收其印绶,侯览走投无路,自杀身亡。阿附者,皆免官。”

“然也。”曹节轻轻颔首:“熹平元年五月,侯览亡后,王甫再无人掣肘。冬,十月。诏冀州刺史收勃海王全家,刘悝不堪拷打,遂自杀。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狱中,傅、相以下悉伏诛。”

“右丞可有心得?”曹节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