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完,沉深有大度。乃大司徒伏湛七世孙,袭爵“不其侯”,官拜太仆。娶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为妻,生六子一女。六子:德、雅、均、尊、朗、典,一女:寿。
出身勳贵之家。熟宫闱内情,晓朝野辛密。接人待物,自有心得。言曹氏父子,绝非善类。可谓,一语中的。
二党之争,不出朝堂。双方各抒己见,各执一词。终归,公道自在人心。然曹氏父子,却勾结弄臣,蛊惑少年天子。此等行径,与宦官何异。士人与宦官,生死大敌,势不两立。二次党锢之祸,残害士人无数。笔笔血泪,罄竹难书。宦官之祸,尚未除根。不料又出弄臣。王允党徒,心中恶劣,可想而知。
如曹氏父子这般,不行人臣正道。曲意逢迎,阿谀天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正是士人清流所不耻。一言蔽之,坏了规矩。
更有甚者,虑及曹氏父子(阉宦)出身。不其侯伏完等人,焉能不万分警惕。
两党之争,断难苟全。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如何能掉以轻心。
《荀子·臣道》:“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
《汉书·中山靖王胜传》亦有:“夫众煦漂山,聚蟁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挠椎,是以文王拘於牖里,孔子厄於陈蔡。”
更有前汉刘向,在其着作《说苑·臣术》中,将“私门成党,以富其家”者,称为“贼臣”;将“朋党比周,以蔽明主”者,称为“亡国之臣”。
毋论“朋党比周”,亦或是“朋党执虎”。皆逃不过“结党营私”。
先前,不其侯伏完以为,曹氏父子,“私门成党,以富其家”,不过“贼臣”耳。如今竟“朋党比周,以蔽明主”,曹氏父子,几成“亡国之臣”。
贼臣当道,尚可除;亡国之臣,悔不及!
我等身家性命,皆系於太师门下。岂能坐视曹氏父子,蔽主亡国!
王太师正襟危坐,闭目养神。
座下群僚,早已同仇敌忾,誓不罢休。
少顷。闻太傅杨彪,车驾入里道。王太师起身相迎。
群僚跟随。
中门大开,王太师廊下立足。
安车院中停稳。杨太傅,下车相见。
“拜见太傅。”不其侯伏完,引群僚下拜。
杨彪上前,与王允见礼:“太师相邀,所为何事。”
“且入堂中一叙。”王允下阶相邀。
“请。”二人并肩入廊,迈步中堂。玄楼白院,曲径通幽。二人胜似闲庭信步。身后不其侯伏完,携一众僚属,亦步亦趋,愁云密布。
“中堂,南北之中也。”中堂议事,居中持重。
太傅亦是上公。居西席之首。与太师,并榻而坐。
众僚属,依次入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