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程昱领命。
看似一团和气。只因二党之间,知之甚深。如何交割利益,轻车熟路。所谓谈判,便是互相妥协,各取所需。王党欲取京师七郡制衡荆襄七郡。而曹党迫切与汉中结盟,威吓二袁。谓“攘外必先安内”。待与吕布一决雌雄,坐拥关东,再南取荆襄,与二袁会猎於江淮之间。
正因双方皆有,切身利害。故不出三日,已达成共识。
朔望大朝。汉中使团入宫觐见。上呈国书,
欲结兄弟之盟。董侯问政群臣。王太师并曹太保,皆言可行。百官更是,异口同声,交口称赞。
董侯毕竟年少。谓“三人成市虎”。先有董骠骑入宫,传语“三分天下应二刘”之说。今,二位上公,亦出言赞同。更加百官附和,无有异议。董侯这便定计。
插一句,【 \咪\咪\阅读\app \\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与史侯相约,结兄弟之盟。至於盟约细节,如双方称谓,各自归属,诸如此类。皆有专人协商。求同存异,必得圆满。
南港,云台观邸,四海仙馆。
闻太学好友入馆相见。四子这便中断学业,齐来相见。
来者不是旁人,正是郑公关门弟子,孙破虏长子,孙伯符。
“兄长所为何来?”见孙策心事重重,周瑜先问。
“不瞒贤弟,愚兄却有一事不决。”孙策言道:“日前,右将军兼扬州牧, 刘公登门,许我九江太守之职。”
周瑜、司马懿,庞统、诸葛亮,总目相对,皆有计较。
仍由周瑜问道:“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孙策答曰:“不瞒贤弟,愚兄颇为心动。”
周瑜言道:“刘将军,授兄长二千石高俸,乃为求得飞云,兵围寿春,报袁术之仇也。”
“愚兄,亦如此想。”孙策答曰。乱世之中,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岂能籍籍无名,空老於林泉之下。
周瑜劝道:“扬州皆为袁术所占。右将军虽兼扬州牧,却无一兵一卒,一城一池。便有飞云相助,急切间,又如何能攻下淮南雄城。”
“后将军兼领青州牧,必出翥凤相助。”孙策日思夜想,自有所得。料想,长涂二龙,必有联军之心。只需逐袁术过江,九江太守之位,必为孙策所有。
周瑜又劝道:“淮南乃江东咽喉,不容有失。即便刘扬州,血战得胜,又如何固守。扬州江北二郡,不足养兵。”
庞统一针见血:“刘扬州,此战,不过意气之争。报先前袁术欲烹之仇。胜战夺城,自是极好。即便能败袁术一阵,亦可找回名望。扬州二郡,绝非所欲。”
言下之意。即便长涂二龙联手,尽遣翥凤、飞云,二大舰队出征。亦不过是,为刘繇找回脸面而已。
只需袁术服软,认错。毋需以命相搏,甚至毋需分出胜负。此战可休矣。
孙策久居高成馆,得儒宗亲传。如何能不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若非与诸位相见,策,恐已为人所(利)用,犹未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