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即便旧时好友,分道扬镳。各为其主,亦不减私交。公私分明是也。
千金不如一诺。故一诺重千金。
蓟王威信天下,从未食言。如何不令“天下英雄竞折腰”。
君,不为五斗米折腰,可为蓟王乎?
五斗之米,何其轻贱。大汉明王,何等高贵。良禽择木,良臣择主。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既怀珠玉,岂可贱卖。
又谓待价而沽,价高者得。
时至今日,还有何人,能比蓟王价高。
不论二十等爵,三食君俸。再续汉祚二百年,泽披子孙后代。其利之大,何必多言。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更难能可贵。蓟王和光同尘,兼济天下。一言蔽之,发家致富,精忠报国,合二为一,毫不冲突。叨食汉禄,心安理得。明主贤臣,相得益彰。鸾凤和鸣,交相辉映。岂不美哉。
所谓“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
“五斗米”,“蓟王(高)枝”。
孰轻孰重,何必多言。
蓟王以一己之身,广济天下。三兴汉室,定鼎神器。指日可待也。
王党徒众, 趾高气昂。反衬曹党,相形见绌。颇多自惭形秽,士气低迷。
曹孟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咬牙苦劝,却惹曹嵩一通痛骂。总归是钱财难舍。
车驾出太师府。
见洛阳时号“骢马御史”之尚书令桓典,亦对南海明珠,爱不释手。不其侯伏完笑道:“蓟王尽收人心矣。”
桓典闻言一愣,随即抚掌而笑:“君子岂无爱乎?”言下之意,便是君子,亦有心中所好。
伏完不以为意:“蓟王所赠,太师所赐。君子当仁不让。”
见桓典频频点头,伏完话锋一转:“然,令君可知,太师深意?”
“未知也。”桓典不解。
“蓟王求修缮旧都郭下,离宫别苑,以安天竺诸王。”伏完点中关窍:“令君且思,蓟王何意?”
此乃蓟王表中所陈之一条。先前桓典并未在意。如今再深思,忽有所得:“莫非,蓟王亦有劝谏天子,迁回旧都之意。”
“蓟王若无此意,何必将天竺列王,东迁洛阳。北上蓟国,亦或是迁来甄都,有何不可?”伏完笑问。
“原来如此。”桓典又道:“许,见洛阳离宫,久无人居。蓟王另作别用,亦未可知。”
“蓟王行事,必有深意。我辈岂能轻如儿戏。”伏完摇头。
若非兹事体大。蓟王又何必,条条书於表奏。且豪掷亿钱,收买人心。
虑及此处,桓典亦知事大:“若蓟王过有此意。又当如何?”
“蓟王有意,必利社稷。即便太师不允,亦需强为。”伏完一语中的。
“计将安出?”桓典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