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西王母国,皆可为蓟公主封地。循母国习俗,乃称女国。循大汉风仪,则称汤沐邑。虽各有出处,然殊途同归。
换言之,若东女国,
可为蓟公主,汤邑之地。二家和合,并入汉土。於家国皆有大利。蓟王自当勉为其难。效竹隅女王,隆重礼仪,迎紫元夫人入宫。
《荀子·非相》:“故赠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
话已至此,多说无益。紫元夫人,感激不尽:“谢王妃。”
“且慢。”元妃示意,侍女宋辟非,捧盘近前。
“王妃何意?”漆木承盘居中所盛,正是易迁二妃,并七玉女《食禄集簿》。
如前所言,贵妃、王妃,食中二千石至二千石不等。美人千石俸。再加岁时赏赐,禄簿积财,数以亿计。
“夫君常言,‘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元妃言道:“四姐,先用之。”
毋论“皇帝不差饿兵”,亦或是“财能通神”。终归,“得人钱财,与人消灾”。欲成此事,钱财不可或缺。譬如西王母,复立母国。得西王母,施以重金,晓以利害。冰原古羌女豪,这才俯首听命,尽释前嫌,重为一国。
有西王母,珠玉在前。紫元夫人,当机立断:“敢不从命。”
谓“大恩不言谢”。利害共担也。
送紫元夫人出宫。二妃亲赴金华殿复命。甯贵妃又往凤凰殿,向王后禀明情由。
公孙王后,前为蓟王,诞下公主。二子一女,足可为家门,增光添益。自增筑王宫至九重。凤凰殿改前、后二殿,另辟左、右偏殿。四殿三重,环抱宫苑。故曰,王宫大殿,皆有中庭。王宫诸馆,为二重。三面重楼,围以庭院。故曰,馆中有院。
王后掌六宫。前殿专为女官署寺,左右为官舍,后殿方为寝宫。
只因,七重增筑自九重。必行重重外扩,增加梁柱,方足支撑。断不可,径直堆高。外扩后,才有前后二殿之分。一里之回,足够四宫外扩。更加九重错落,多行借景。故,王城内庭,稍作缩减,亦无妨。无碍百官下朝,列队车马;无阻王宫大典,四方朝拜。进出有度,回旋有余,即可。
蓟王家小,皆居於高处。试问开阔,何处可与天地比过。
甯贵妃与王后。相见虽晚,相识已久。论与蓟王结交。甯贵妃,犹在王后之前。得赠以香囊,刘备方入长姐之堂。寒暑易节,学剑十载。后娶为妻,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换做后世。甯姐姐,於刘备并长姐,有牵线之义。蓟王心中,持重不下长姐。
少时,更与甯姐姐,相约“三事不罪”。蓟人尽知。
“拜见,长姐。”礼不可废。
“甯妹,免礼。”姐妹相称,不出家门。
书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