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1 / 2)

李大爷看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笑笑,对大儿媳说道,“一会你每样都挑点给宋二家送去吧。”

“是。”顾氏应了下来。

李重文刚才听了他爹的话,心里对宋二郎一家也很有好感,决定晚点再亲自上门拜访一翻。

罗云初看着一堆东西,无奈地叹了口气,她倒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只是觉得受之有愧。待送了顾氏出去后,她便把这些东西先收了起来,全放楼阁存着先。

两日后,罗云初听说她那便宜老娘病了,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带两个娃一同回去看看。表妹什么的,暂时搁下吧,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而且这两天她还挺安分的,没有到她眼皮底下晃悠了。

遂罗云初收拾了一些药材一同带去,想着,兴许能用得上也不一定。却不料,她连带两个娃都被留在娘家住了一晚,而当晚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老三,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二郎放下手中的锄头,疑惑地问。

“二哥,你跟我来。”宋铭承摸了摸自己的脸,太大意了。

不过他拉着二郎来到客厅,“二哥,今天我接到成之的书信,说他住在老家的祖母去世了,他们全家如今都赶到汾城祖籍守制呢。”

二郎仍不明白,朋友的祖母死了关他们什么事,只得干巴巴地说了句节哀顺变的话。

宋铭承也没理会自家二哥的木枘,压低声音说道,“成之写信提醒我,若咱们宋家想和他们余家结亲,就趁这百日内办。”这回余家所有在朝为官的人都要回祖籍丁忧二十七个月,如此一来,前头那层顾虑便没有了。再者成之既然敢写信给他,信中也暗示了一翻,说明此事还是很有可为的。

二郎的嘴张了张,余家,他听老三提过的,余家的儿郎多在朝中为官,他们明州的知府也是余家的呢。这样的大家族会看得上他们这种

小门小户吗?

宋铭承听了他二哥的疑惑,耐心地给他讲了讲余家的关系。二郎这才得知原来这余归晚只是余府庶出的二小姐,生母早已去世,不过因和余家嫡子的关系不错,颇得兄长的疼惜,所以在余府中的待遇和嫡女差不离。只是庶女毕竟是庶女,即便是落魄的致远候世子也是嫌弃这点的,遂才有了当初那出。

当宋母得知了这一好消息时,高兴极了,忙吩咐了大郎二郎一定要办好这事。兄弟俩一定要有人亲自走这一趟,抓紧时间,请汾城最好的官媒到余府说媒议亲。好在汾城离他们明州亦不远,十天内能打一个来回。兄弟俩人忙应承了下来。

从宋母房中出来后,大郎二郎都替老三感到高兴,又见月色正好,便相约去了二郎家喝点小酒。

许氏因为娘家那头有点事,昨天就回娘家一趟了。兄弟三人约好了,才知没人能给他们做点下酒菜。此时莫小瑜听到了,自告奋勇去帮忙。兄弟三人都不想扫兴,便应允了。

宋铭承见此次回来,小表妹看他的神色都很正常,以为她想通了,便没有多心。加上她一介孤女的身份,又是自家的亲戚,很容易便让他降低了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