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1 / 2)

清竹没料到楚修平和廖大姐也愿意跟着走, 她都准备给楚修平一大笔银子和一个庄子当酬谢了。廖大姐的两个妹子已经出嫁, 都是家境殷实的种田人家, 廖大姐给妹子挑的都是忠厚人,给的嫁妆丰厚, 两位妹子的日子过得很好。

但是廖家这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那位接手廖家生意的叔叔非但守不住产业,还把家业都消耗光了, 做生意除了圆滑的手段,也得讲诚信, 就是手底下的掌柜伙计你也得以诚相待。

可是廖大爷接手廖家生意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原先的老掌柜给撤了, 全换上一帮子只会溜须拍马的人, 接着又是穷人乍富思想作祟, 开始四处炫耀享受,银子流水似的花出去, 家里女人个个争奇斗艳,你带金银,我就要宝石, 你吃山珍,我就要海味,你穿绫罗,我就要绸缎。

廖大爷还一个两个三个女人不停的接回家,弄得家里乌烟瘴气,吵闹不休。家里待不住,他又去逛花楼, 下赌场。这样造法,万贯家资也经不住啊,何况他手里的生意非但没起色,还一点点消耗了,掌柜管事纷纷中饱私囊,才几年工夫,廖家的家业就被挥霍瓜分一空。

一栋大厦,建起来得一砖一瓦往上垒,毁灭只在须臾之间,廖大姐的祖父眼睁睁看着家业给儿子败光,还想力挽狂澜,这时候,凭他自己也办不到了。廖家颓败,廖大爷就想起了带着嫡母私房去京城的外甥女,他是个不要脸的人,败光了家业无以为生,就带着老爹和家人去京里找廖大姐。

哪怕廖大姐自己办了女户,祖父过来投奔,她也不能置之不理,这和世情不合,小辈奉养长辈是天经地义的,要是祖父去衙门哭诉廖大姐不孝,她还要吃官司呢

廖大姐人厉害,她只愿供奉祖父,廖大爷一家她是不想管的。可是哪怕廖大爷败光了家产,在祖父眼里还是自己的儿子比这孙女亲,祖父不愿儿子一家生活无着,就用孝道压着廖大姐一定要奉养他们一家子,廖大姐心里憋着一肚皮火呢。

廖大爷一家来了京城也丝毫不见收敛,反而因为找着人供养,一如既然的挥霍,廖大姐才不惯他们的德行,设计让廖大爷吃了好大的亏,那放高利贷的差点剁掉廖大爷的手,才让这一家子消停了一些。

就是这样,廖大姐也甩不脱这牛皮糖似的一家子。只要祖父在,廖大姐就不能不管不顾,可看祖父身体倍棒,廖大姐这包袱还不知道要背多久。

楚修平为人宽厚,一直安慰廖大姐,两人的婚期已经定下,就是还没到成亲的时候。

清竹起意离开京城,原本没想带走楚家兄妹,她是去逃亡,用不着拉着楚家人一起,而且楚修平已经帮了不少忙,她不能强迫人家跟着自己一起跑路。楚修平也不是笨蛋,替清竹料理了这些年,铁牛他们单纯,一心以为主子要他们出海当护卫,楚修平也看到了异样。

他隐晦的问过胭脂,娘娘在王府是不是过得并不如意,你就是给王爷调理护卫,也不用一直在铁牛他们面前强调娘娘才是他们要效忠的人,这很矛盾。

而且,虽然很多事也是王爷的人帮着一起干,涉及到大洋港,那就全部是清竹安排人接手,怎么看都是娘娘背着王爷在搞小动作。

胭脂问了清竹的意思,然后含糊向楚修平透露,主子知道了王爷一些秘密,就怕王爷秋后算账,所以本着自己小命最重要的原则,主子想要多拿些筹码在手里,但是请你们放心,主子不会不管你们,主子愿意给你一大笔银子和一个庄子当酬谢。

不过最好你们兄妹还是离开京城一阵子,等事态平息了再回来。其实假如找到好的地方就在当地落脚生根,不回京城也是行的,清竹绝对不会亏待楚修平。

萧景得知清竹跑路,一开始肯定要寻找,楚修平帮了这么多忙,萧景肯定会找上他,但楚家兄妹不是夏家的下人,只要躲个一年半载,萧景就不会死揪着不放,日子总会平静下来。

清竹对牵连楚家兄妹还颇多歉意,所以给楚修平的银子也决计不少。

楚修平考虑了很久,觉得与其东躲西藏,还不如跟着清竹一起走呢,这几年侧妃娘娘弄得阵仗离造反差着十万八千里,可找个地方圈起来过自在日子不是不可以,而且清竹主子并不是个一拍脑袋做决定的人,这两年的布置可以看得出她心思缜密,几乎样样都算到了,她能在王爷眼皮底下搞这么大动静而不被王爷怀疑,这份手段和心胸就只得楚修平跟随,他又看廖大姐被廖家人弄的不胜其烦,就试着问她可愿离开。

他和廖萍有婚约,假如廖大姐不愿走,楚修平也不能抛下未婚妻。

廖大姐仔细问了问,她替清竹出手了好些珍贵之物,清竹想要带走的东西也是托廖萍的手购买的。现在未婚夫含糊其辞,她也是个聪明人,虽然不知道清竹的计划,单单从清竹让她购买的那么多东西中,廖萍就看到清竹所图不小,将来绝对不会受制于人。她几乎一瞬间就下了决心,跟着清竹走

两个妹妹已经出嫁,自己走了,不要脸皮的叔叔一家也靠不到妹妹们身上,两位妹夫人忠厚也不是傻瓜,加上也有族人,廖大爷讨不到好。反而是自己,一开始怕家财被觊觎,弄了个女户。廖大爷的婆娘就想过把儿子过继给廖大姐呢,被他们缠上估计一辈子都甩不脱了。

下定了决心,廖大姐把廖大爷和祖父先哄回了原籍,当着族人的面替祖父置办了五百亩祭田,然后告诉族人,这就是自己这个孙女给祖父的供奉,由族里人监督,另外给族里再置办五百亩田,希望族里把叔叔一家看住了,否则这田她就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