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仿古第1人(2 / 2)

因为底足露胎,露胎的这个痕迹,颜色一般做不好。

很多仿元青花瓷器的底足,颜色基本上就是淡黄色的。

这个颜色是做旧的痕迹,另外就是足墙,一般积釉做的并不是很自然。

这种等级的仿品,只要反覆的看,还是能看出问题的。

而距离现在更近的一些高仿,也就是那些动辄卖出三五十万的高仿,一般人就很难鉴定了。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的收藏者们鉴定水平提高的同时,仿制工艺水平也在提高。

最起码用料也更加考究,这样做出来的元青花更好,也更加难以辨认。

但是,由於作为元青花瓷器胎料的麻仓土和青料苏麻离青的早已用尽,其他材料很难模仿这两种材料的效果,所以这一点就难住了很多人。

还有,现在的画工,很多也无法达到元代专业画师的绘画水平。

目前仿制者仿制的元青花瓷器,与元青花瓷器真品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很难以假乱真。

可是,这些问题在陈文哲这里,都可以想办法解决。

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工艺,比如画工、纹饰、拉胚工艺等等。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拉胚工艺,因为元青花的制胚也跟现在的瓷器有所不同。

做仿古瓷,特别是元青花,就需要特别注意。

因为元青花的工艺特点中,与明清最不同的就是制坯工艺。

我们看惯了陶瓷工艺中拉坯的情景,也知道拉坯工艺在陶瓷制作中能提高效率。

可元青花时代,拉坯工艺尚未实行,元青花无论琢器还是圆器,第一道工序均是印坯。

印坯就是模印,有模在先,成型在后。

懂得这一点,就可以体会元青花为什么那么多八方梅瓶,八方葫芦瓶,八方玉壶春,棱口大盘,花口小碟。

这些模制的典型,均没有摆脱宋影青模制工艺的影响,与景镇同时代的枢府釉作品相同。

模制成型是元青花的制造原则,可惜这个原则长时间被研究者、仿制者忽略,导致元青花仿制之路的马拉松长跑。

其次就是元代使用的颜料,这是钴料,分进口、国产等。

这两种料早就绝迹,没有仿制的可能,因此具有唯一性。

说到这里,对元代到底使用何种颜料,至2010年已出现不同意见。

比如大海矽酸盐研究所, 通过机检测试认为,元青花所用颜料(钴料)不论粗细,都是进口钴料,没有国产料,以前的观念希望得到纠正。

但问题真是这么简单吗?恐怕未必。

刚见此结果时,曾让人为之惊讶,但很快被众多学者所质疑。

比如在解释元青花发色不同上,到底是原料的异地原因,还是本身原因?

其本质何在?还有,进口料本身就十分贵重稀缺,能全部慷慨用来做各种不同层次需要的器物吗?

而且精品器物和一般器物的呈色,相差十分明显。

比如结晶斑有黑有褐有灰,比如晕、散、流均不一样。

这一切都说明,料的本质不仅仅是元素量上的不同,而还有结构上的不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