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武摹刻本,不知出谁手,以校唐石,实为近似,惜其石面捶磨过甚,间架仅存,而笔划过细,形同枯骨矣。
唐石本庙堂碑,影印流传甚广,惜是原石与重刻拚配之本。然观《黄山谷题跋》,已多记拚配之本,知唐刻原石北宋时必已断缺矣。
积时帖昔藏石渠宝笈,几经浩劫,不知尚在人间否?在接下来的自注中,启功先生还谈起了虞世南的其它作品。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最为煊赫,影响最大,可惜的是原石早早就毁掉了,现在见到最多的是陕西王彦超重刻本。
可惜的是,摹手对於虞世南的书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为与原石残本相比,失真立见。
还有一本是齐鲁城武县出土的《孔子庙堂碑》,此石碑是河里发掘出来的,与原石残本相比较,比较近似。
但可惜的是磨损厉害,仅剩间架,而且笔划已经磨得很细了,形同枯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唐石本《庙堂碑》,影印流传得很广。可惜的是,此本是原石与重刻拚配而成的。
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曾经题跋云:“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由此可见,唐刻原石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很难见到了,已经失传了。
另外虞世南还有一个《积时帖》刻本,曾经藏於干隆内府的石渠宝笈。
干隆死后,几经浩劫,启老感叹,不知是否尚在人间。虞世南作为唐初四大家之一,他和王羲之的后裔智永大师关系很好。
而智永深得王羲之书法家传,虞世南在智永的精心传授下,也继承了王羲之的书法传统。
其书法圆融遒丽,外柔内刚。在初唐四大家中,虞世南可谓是四人中最优者。
所以,启功痛惜,这样一位名家,几乎没有真正的传世作品,所谓传世作品也是有假无真,真的是太可惜了。
好了,只要了解这些,特别是了解启功先生对於虞书的着述,那么再鉴定眼前的碑帖,就比较容易了。
不用多么仔细的看, 就能看出来,这里的不管是庙堂碑贴,还是《积时帖》、《黄山谷题跋》、《汝南公主墓志》这些,都是根据前人摹本,再次创作临摹的。
当然,这些摹本都有一定的技术,要不然也不会被李天强收藏在这。但是,这些都不是古本,而是现代人精心临摹出来的。
看字迹,应该也是出自大家之手,但是,这些真的都不是古本、善本。
再看那一块碑,这块碑虽然彷制的更好,但是它也更加扯澹。因为陈文哲看得出来,这是根据长安碑林之中的那块彷制的。
陈文哲去过长安碑林,当时虽然对碑林的兴趣不大。但是,他也是一块一块,仔细看过的。
虽然没有对唐碑情有独锺,但那里的许多重要原碑,都是国宝级文物!
这样的宝贝,看一看还是长见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