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大道之行,天下为公(2 / 2)

其上画作,精细之处,刻画入微。

豪放之处,潇洒飘逸。

雅而不素,粉而不俗。

粉润柔和而不失澹雅,栩栩如生而不乏意境,尽显康干盛世之粉彩绝美瓷韵。

这样的粉彩瓷,肯定更加漂亮。

但是,之前陈文哲已经做过很多粉彩瓷器,他现在做的是青花。

所以,做完这一对对瓶之后,他就再次转为了青花瓷的制作。

而干隆青花瓷杯之中的精品,还有不少,像是干隆青花龙纹“公道杯”。

公道杯这种东西,现在古玩市场上很常见。

这种东西,就是以稀奇来搞个噱头,专业骗人的。

可是这东西在古代,可真是不简单的东西。

公道杯最早作为酒器,出现在元代和辽代。

公道杯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的酒就会全部漏掉,而这种器具是为了治理贪酒的人;

现代的公道杯,又称之为匀杯、公杯、茶海,已经是茶席上重要的器具;

古代流传下来的公道杯,一般杯中央会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

管的上口,相当於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龙颔)。

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於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

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

这种漏水杯,汉族民间称“公道杯”,系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

公道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到了现代,为了进一步发掘陶瓷传统工艺技术,现代景镇的陶瓷艺人们,对“公道杯”实行了大胆的改进。

原来的杯子龙头角度朝下,装饰单一,且盛水超过杯子容量的70%时,所盛之水便全部漏光。

经他们反覆试验改进的“公道杯”,龙角朝上,用青花、粉彩装饰得五彩缤纷,美观之至。

且盛水容量也由原来的70%,上升为90%。

现在的“公道杯”驰名中外,可称得上是一种陶瓷高级艺术珍品。

1982年,工人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公道杯’轰动霓虹”的报道,指出此杯深受外商青睐。

现在,凡是去瓷都观光的游客,见到这种珍品都是赞不绝口,皆为“公道杯”所倾倒。

公道, 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天下是大家的,公平、客观、合理,尊重事物本来的面目是最基本的法则。

这样的思想不仅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也反映在文学、戏剧当中,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器物里。

相传明朝初年,朱元章宴请文武大臣。

他斟酒时,特意给几位心腹大臣,倒得满满作为奖赏。

而对平时喜欢进谏说直话的大臣,他只倒得很浅。

没想到事与愿违,被奖赏的那几位大臣滴酒未能喝到,其他人反而享受了御赐美酒。

事与愿违,洪武皇帝十分不解。

后来他才知道,宴席上的酒杯是御窑厂研制进贡的奇巧玩意儿,名叫“九龙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