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的是女英雄,王昭君出塞的故事。
此罐把忧郁美,彰显到了极致。
主人公和两名侍女,
绾高髻,着美服。还有两组六名男子,其中一人手里托着“海东青”一种北方的鸟,有研究者说那人是昭君和亲的丈夫。
山石嶙峋,质感甚强。
松竹尤其画得好,似完全出自元末一流文人书画家之手。
画面的高潮,是昭君手里的琵琶了——它定格在画面的核心位置。
作为剧情最重要的道具,似乎在表达主角王昭君的情绪:“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千载琵琶作胡语”。
以安静着称的苏麻离青,把人物的内心情绪描摹得入瓷三分。
透过安静的东方蓝,我们似乎听到一个女子,毅然决然,面朝故土,“奴去也……”
此外,现藏霓虹万野美术馆的“百花亭图”大罐,现藏丑国波士顿博物馆的“尉冲恭单骑救主图”大罐,现藏霓虹安宅美术馆的“周亚夫细柳营图”大罐,都是英雄人物题材。
八大罐以外,绘画英雄人物故事的元青花大器也有不少十分有名。
一只“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就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金陵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故事的主人公,萧何和韩信,高祖刘邦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
文者萧何,替主子遍访天下精英,为其所用。
韩信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他先奔项梁,再附项羽。
韩信是个军事天才,喜欢出点子。
点子没有付诸实施,再好的点子也得不到验证。
他於是转投刘邦,却还是坐冷板凳。
没人用他的点子,他更带不了兵,於是又弃刘而去。
一代军事家,眼看就要埋没。
萧何在综合考察后,决定把韩信追回来,正式荐予刘邦。
后来这个故事搬上元末杂剧舞台,也画在青花梅瓶上。
此瓶1950年出土於江省江宁县牛首山的明初开国功臣黔宁昭靖王沐英墓,被考古界认为元末明初所烧,号称“天下第一梅瓶”。
沐英是朱元章的开国重臣,把画有萧何和韩信的故事作为陪葬,一定有其深意。
又如“蒙恬将军”玉壶春瓶,1956年南湖常德出土,现藏於南湖省博物馆。
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徙民实边,筑长城,开直道,为秦朝天下,维护了辽阔的北疆安全。
后来,秦始皇在游会稽途中病死了,宫廷政变。
跟随公子扶苏的蒙恬,被赐死。
蒙恬的死,叫人憋屈。
此瓶画的是将军审查匈奴奸细,一个普通的战场细节。
画面中,唯一具有戏剧色彩的是那面四字名号旗帜:“蒙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