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章强强联合,取长补短(2 / 2)

对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一直维持在高位,盗墓的风险绝对是与日俱增。

为了避免暴露,国内的盗墓团伙建立了一个非常隐秘的圈子。

这样的圈子可以方便他们在全国流窜作案,大大降低长居一地后露出马脚的可能性。

而且盗墓团伙销赃的时候,必须在远离作案地的外省进行。

这样才能和官方的侦破行动打时间差,这也要求他们彼此间建立联系。

最近淮南警方曾经抓捕了一个大型盗墓团伙,其中的盗墓者交代,他们有众多“圈内人”的微信群。

盗墓成功后,可以通过联系相关人员,从特定的渠道把墓葬送出去。

而且建立圈子后,只要某一处墓葬遗址被一个团队探测出了准确的位置,就会有多个盗墓团伙蜂拥而至。

一些大型的墓葬群不是单个团队能搞定的,唯有“强强联合”才能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而且盗墓贼形成全国范围的联动后,有利於他们在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对方在盗墓上的优秀技术。

淮南警方破获的那个盗墓案,其团伙中除了大量的本地人。

甚至还有几个来自南河杞县,和西山临汾曲沃县的“腿子”。

询问之后才知道,他们之所以勾结在一起,是因为淮南本地人掌握的爆破技术比较粗陋,需要这些“专业人士”来弥补缺陷。

而这样的事情,肯定不止发生了一次,只不过很多没有被抓到,也就没有暴露出来。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信息大爆炸,加上通讯方便,器械给力,让这些人对於古墓造成的破坏,更加的巨大。

现在通过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国内的文物盗窃圈子,已经发展得很大。

他们内部的角色分工越来越明确,层级划分的稳定性也在逐渐提升。

这些人抱团之后,有效地协调了全国的盗墓资源,彼此之间的信息互通让跨省抓捕变得困难。

让警方无语的是,这样的圈子建立之后,文物盗窃的利益链条也逐渐完善,各地盗墓团伙的销赃效率正在成倍提升。

如果追不到赃物,即便抓了人有时候也很难定罪。

正因为这种利益链条能够顺畅地运行, 所以想要彻底覆灭盗墓犯罪,就变得几乎不可能。

只要它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就会有无数人参与其中,不惜铤而走险。

各地官方都有类似的发现,不少因盗墓被抓的人在入狱后,从不想着反思己过,而是悄悄酝酿着出狱后的下一次行动。

甚至有人会把坐牢当做一次难得的修整机会,抓紧一切时间阅读历史、风水和地质相关的书籍,为之后的盗墓储备知识。

而这样的人服刑期满后,再次踏上犯罪之旅几乎是必然。

其实想一想,如果用研究风水、历史、地质等学识的努力劲头,早就考上大学了,怎么也能够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有这样的本事,又何必冒着无数危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