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6章饥寒自起盗心(2 / 2)

这一家子就这么心安理得?他们真的没有做过亏心事?

陈文哲还真就相信,饥寒自起盗心,身怀利刃杀心自起。

有着一身盗墓的本事,他家在建国之后就真的没有再重操旧业过?

看着青铜马车,使用回溯,当然他不会看发掘这辆马车的景象,而是通过这两马车延伸到接触过这辆马车的人。

果然,很快他就有所收获,那是一九八七年?

1987年4月,西陕岐山,一个村民正在自家田地里劳作。

结果,他居然发现了盗墓贼埋藏赃物的土坑。

趁着四下无人,他选择将里面发现的刀状古钱币收入囊中。

那时候,当地正在征集文物,他想着去求个财路,就带上文物前往,没想到后来的事情却超出他的想象。

当时,郑家塄村的村民张孟岐,在劳作时意外发现田里,有一块区域似乎不太寻常。

周遭都是平坦的地势,偏偏那块区域有一堆轻微隆起的土坑。

出於好奇心理,他用锄头轻轻地翻了下那堆土坑,却发现坑里面居然有个破破烂烂的布袋。

他以为是恶作剧,就用脚踢开了布袋,却发现里面散落出了一堆看上去很像飞刀的钱币,和一面质地古朴的铜镜。

他虽然不懂这些东西的价值,但看上去有些年代了,想来应该值点钱,就准备将这些东西变现,给自家添一点家用。

他一个人在家踱步半宿后,决定先佯装自己未曾捡到这些物件,在社会上不动声色打听出货的渠道。

别看张孟岐文化水平不高,但思路却相当清晰。

他一方面担心自己不懂文物,怕被文物贩子骗。

另一方面又怕自己拿到文物商店变卖时,解释不了物品的来源。

因此,他决定还是采用征集文物的方式,既合法又安全。

只是,没想到张孟岐的想法虽好,却还是过度乐观了。

两天后,张孟岐带上这些宝贝到市博物馆,并在工作人员面前拿出这些文物。

工作人员看到后完全没有购买的意思,给张孟岐讲起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鼓励张孟岐主动将文物无偿捐献。

张孟岐一听自然不愿意,只想求财的他不甘心地拿着文物转身就走。

只不过,张孟岐担心“夜长梦多”,想着这些宝贝总不能砸在手里,就打算到县博物馆里碰碰运气。

这一次,张孟岐倒没有失望。

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倒是热心不少,不仅认真勘验了这些文物,还告诉他这些文物应该是王莽时期的金错刀。

这是古代货币中比较珍贵的一种,这在当时可以给他20元的奖励。

而那些金错刀和铜镜,也成为了县博物馆里的文物。

之所以了解到这些,是因为接触过青铜马车的就有那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而这位工作人员,就是陈文哲跟前摊主家族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