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丰军当年悍然入侵,备了一年的军粮。丰国国君想得很好,准备一年的军粮,待丰军打下邯国的城池,便可因地就粮。丰军也的确拿下了涪城,一时士气大振。
然而丰国国君得意之下,却不肯听从臣子的谏言,遥控着丰军兵分两路,想要同时拿下赫明和安州两个藩篱重镇,重创邯国。不想却被邯军阻在了这两城下,先后大败。从锐意前进,变成了胶着状态。
丰国国君更料不到,已经到手的涪城会又被人夺取。丰军的因地就粮变成了没有退路。
竹生摸底了丰军残部,数量没有她想的那么多。对比了赫明和安州的位置,她决定先拿安州的丰军开刀。
在涪城的安排下,便给安州的丰军送去了“涪城被围,粮道被截”的消息,给赫明的丰军则送去了“邯军在许国大败於天佑大将军”的消息。当然,两个都是假消息,前者涪城早已易主,是为了诱丰军分兵回援涪城。后者纯属范深信口胡诌,是为了稳住赫明丰军,使其不因前时败绩而生出与安州合兵的想法。
安州守军与丰军胶着多时,忽然察觉压力减轻。丰军的军营里,帐篷依旧连成片,但攻城的力度却明显小了很多。安州守军当时便怀疑丰军在悄悄撤兵。
半个月后这怀疑坐实。
虽不知道丰军为何撤军,但安州开始反守为攻。邯军很快就发现,丰军在腹背受敌。
此间消息传递十分不便,邯军和涪城中间还隔着丰军,并不知道涪城异变。他们反守为攻后,逐渐蚕食消耗丰军,和对面的不知名军队,遥相呼应的打了几场围歼战。
在丰军溃败分散之后,邯军更是有机会和对方打过几次照面。
对方不是任何一国的军队,自称“碧刃军”,军旗上一柄碧绿长刀,三簇赤红火焰,号称“碧刃赤焰旗”。这样说来,其实……就是匪。至少在邯军的立场上,这样定义碧刃军的确是没毛病的。
但这股匪军装备精良,战力强悍。几次照面,双方都心照不宣的抆身而过,避开了正面冲突,合力围歼丰军。
但在这个过程中,邯军对碧刃军还是越来越熟悉,信息越来越多了。碧刃军首领竟然是一女子,正因其所持宝刀,绿如碧玉,才有了“碧刃”的称呼,这女子,人称玉将军。是个人如其名的美人。
其麾下有一虎将,名七刀,人称七将军。据传乃是玉将军的入幕之宾。
关於这二人有许多乱七八糟的传言,那玉将军更是有“仙子”、“神女”的种种称号,关於她的故事神乎其神。虽然听起来都挺有意思,但邯军……是不信的。
邯军大将原想着趁着围歼丰军的胜利,一鼓作气收回涪城。不料却愕然得知,涪城已经易主,新主不是旁人,正是那有神女称号的玉将军。那些“神女”、“仙子”的故事,源头正是涪城。在涪城和安州之间,还有多座小城。这些城池原本已经被丰军占领,与涪城连成一片。
邯军收复了几座城池,其他的还有两座小城在丰军残部手中。再其他的……有四座小城为碧刃军所占。
等到邯军发现的时候,碧刃军已经完全接手,稳固了城池。这和其他流匪强占了就抢,抢了就跑的行事风格很不一样。邯军将领遂意识到玉将军竹君,非一般匪类,其所谋不小。
到了夏至的时候,安州败退的丰军几已被邯军和碧刃军联手绞杀殆尽。就在竹生和范深已经在考虑碧刃军和邯军即将对上的情况时,邯军收兵了。
二人不由愕然。
相对於邯军,竹生和范深的消息更闭塞一些。他们是立秋时候才从商人那里得到消息。
一,邯军在许国大败於天佑大将军。
二,赫明失守。
两人面面相觑。
竹生失笑:“先生真乃铁嘴神断!”
范深的嘴角很是抽了抽。
他人在邯国,自是不能知道许国国内的战况的。所谓邯军在许国大败於天佑大将军的消息,完全是编出来想稳住赫明的丰军的。不想,一语成谶。更不想,赫明竟然失守。
“简直天助我等。”范深道,“现在邯军退守,是防着赫明的丰军会直击邯国腹地。但丰军失了涪城,已经没有退路,未必还会冒进。竹生,又到了该你选择的时候了。”
“是据守,还是进攻?”范深问。
在这种时候,做决策,便是竹生的责任了。竹生的中军大帐中,将领们都齐刷刷的盯着她。连七刀和阿城都屏住了呼吸。
竹生绕着铺着舆图的桌子慢慢踱步。
无论是邯军还是丰军,现在都顾不上她。她完全可以据守现有的领地,慢慢发展。
但她看着舆图——这是范伯常手绘,她最新最全的领地都以红色细线勾勒。从澎城到冀县,从冀县道涪城,从涪城到这里,碧刃军异军突起,像楔子一样在邯、丰二国之间割据出一片领地。
竹生有了一瞬恍惚,她忍不住想,她是怎么走到这一步,走到了这里呢?
最开始,只是为了让一些村民活下去,她有了一座堡。
然后,为了救护失陷的伙伴,她有了一座城。
在乱世里,一座城不足以自保,她有了第二座、第三座城。
但当战争打到这里,当范深再次把选择丢到她面前的时候,接下来的战争便开始丧失“自保”的正义性。开始成为人类与人类之间,为了权力、地盘和资源而进行的流血争夺。
竹生抬头,扫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