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和樊城,封建时代汉江上的一对璀璨明珠,少见的“龙凤城”,在荆湘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不过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樊城远远比不上襄阳,历来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一说。
在高伯逸攻克襄阳的第二天,樊城东面浩浩荡荡的来了一支队伍,正是贺若敦为主将,杨坚为副将,宇文邕为监军祭酒的“援兵”,嗯,也叫西魏官二代官三代战地考察团。
上身长,下身短,五官长得有些非主流的杨坚,语气略带低沉的对一个十三四岁,面目清秀的少年说道:“四公子,襄阳已然陷落,据说郭彦将军……我们要不要进城去查一查?”
这位清秀少年正是宇文邕,宇文泰四子。
他自幼就聪明伶俐,博览群书,而且为人沉稳低调,很得宇文泰的重视和喜爱。
“查,自然是要查的。权景宣和郭彦在襄阳内讧,导致如此坚城陨落,本就蹊跷。
而且你我原来要在樊城渡口靠岸,可叹那北齐水军强横封锁了汉江,我们不得不陆路行十多里到樊城。等回到长安,我定会建言让父亲下令狠狠操练水军,以报今日之耻。”
一开口就知道宇文邕平日里藏拙了,杨坚知道这家伙远不是平日里表现得那样喜欢诗文啊,政务啊,完全不懂军务的四公子。
表面却也不动声色,只是微微点头附和。
得知援军来了,樊城里的残兵败将简直欢呼雀跃,在郭彦的带领下出迎,没想到见到的却是贺若敦和长安权贵二代三代还有他们的家奴家将组成的“援军”。
这种军队,若是一家一家的为单位,拉出去打很有战斗力。
但若是大战,则是需要长时间磨炼。
不需要说,这些人对於荆湘的局势,不会有任何帮助。
樊城这里的府兵,都是襄阳城里逃出来的败兵,还有一大半是高伯逸“礼送出境”的,见到宇文泰四子宇文邕,都有些不自在。
宇文邕并没有审问郭彦和其他人,却是派亲信去打探消息,一个个单独询问郭彦和权景宣麾下的将领,大致上把这段时间襄阳之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给弄清楚了。
简单的说,就是权景宣在开战前的部署有大问题,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然后郭彦就去给权景宣抆屁股,结果被势如破竹的北齐军王琳军合围了。
权景宣做贼心虚,故意不派出援军,也不打算反击,好像是想借刀杀人,有很多人证可以证明这一点。
然后郭彦从高伯逸的劝降信里知道了权景宣想杀他诬陷他,然后突围成功,返回襄阳。
最后两个荆湘的主要将领在城里政变,权景宣却派人打开了襄阳城门。
郭彦半路上遇到高伯逸,想自刎换部下安全,被对方放走,说是什么敬重忠义之士。
权景宣被围在府衙,被高伯逸虏获。
副将杀了权景宣,然后高伯逸将所有俘虏送还北岸。
整件事扑朔迷离,有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
不过有几点是确认的。
这次大败的主要责任在权景宣,不排除事先就跟高伯逸有勾结。
至於高伯逸为什么最后反而要杀权景宣,极有可能是担忧将来高洋会重用此人,抢走自己此番攻略荆湘的功劳。
而郭彦肯定是无辜的,但他中了高伯逸的计谋!
能从重重包围中脱出,肯定是高伯逸放水了的,回去以后,郭彦果然如高伯逸所料,去跟权景宣争个你死我活。
最后权景宣想献出城池没成功,反而被高伯逸杀人灭口。
为了隐藏动机,高伯逸故意将所有俘虏送还,
以显示自己“高风亮节”!这一招很是收买人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