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2)

祸水 柳暗花溟 1956 字 3个月前

还因为,东京都的局势越乱才越好呢。浑水,才能摸鱼,她的目标远远不是两个温府的小妾那么简单,大鱼还在后头。

另外,贵族们的事,百姓们虽然爱传,但若是没有幕后推手,绝不会传播得那么快,还那么仔细详尽。这才多久,都到了沸反盈天的地步。所以关於那幕后人,她不必理会,萧真也不是傻子,自然会查,也自然查得出。到时候让萧真去和那位对上,她不发一言,不出一个主意反而是好事。

母子之间,最怕儿媳妇裹在一处瞎掺和了,到时候里外不是人,好心也变恶意。再说,民间有句俗话叫:树根不动,树梢白摇晃。真到看不过眼的时候,最上头那位必然会想办法。毕竟,朝廷拿漕帮无可奈何,就要大力安抚,以图最终握在手里,能把她如何?

是啊,她就是吃定这一点。只要不失了分寸,水石乔可以一直罩她。她不点头,亲王妃的位置也跑不掉。萧九跟她直说,只怕也有让她自动退让之意。

「都闭嘴多饱会儿吧。」那一桌正口沫横飞,越说越热闹,沉默着喝闷酒,半天没说一个字的老者道,「便宜便宜嘴就得了,不要没完没了,小心隔墙有耳。虽说贵人们不大可能来这种地方,但万里还有个一呢。」

那胖男人立即把肥厚的手掌按在嘴上,「不会这么巧吧?」

老者又饮尽一碗酒,「巧不巧的,我只怕有偷听到的,会去背地里告状卖好。依我想,要想在东津混下去,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晋王殿下啊。」

「这是为何?」账房先生饶有兴趣地问。

那老者显然喝得也有点高,虽谨慎,但到底管不住嘴,「就说漕帮,只因他们在民间的势力太大,以致朝廷都没有办法。当今圣上英明,怎么允许再出一个漕帮?」

「您是说海运?」账房先生又问。

「算你是个聪明的。」老者点头,「海运这块做起来,比之漕运的赚头要大得多,皇上必定要放在自己人手里才安心。所谓自己人,谁比得过自己的儿子。纵观众皇子们,晋王殿下最是办事的能臣,等他娶了水大小姐后,又是漕帮的女婿,算是拥有半个漕帮。内陆的河运,外海的海运全握在一起,才能勾边纵横,没有内耗。还有,东津九河交错,承接南北,从前只是从临山郡往南边运送东西,现在开了海禁,南北必然通畅啊。我劝你们,赶紧在此地扎根,发财的日子在后头哪。只是回到刚才的话,别得罪晋王殿下,他早晚是这块地方的王。」

这一番话,听得其他人半信半疑,却不住点头。而萧真和萧羽,两人隔着几张桌子外加一堵墙,却同样挑起眉头,也同样心中大凛。

琉璃总结:这叫智慧在民间。

那老者说的道理,居然句句指在皇上的心坎上。他只差一句:海运和河运在晋王手中,如果再控制了陆路交通,还有谁晋王的权势更大?到底民间之人,只想到利益,没有远及朝局。

可是,满朝那么多文武大员,竟然没有人想到这一点,只因为一叶障目,都只盯着身份地位,却没看清事情的本质。他们都觉得萧九郎被迫娶了漕帮的女子,是被皇上不喜,是被放逐了,包括萧真自己开始时也这样想,但若东津府都水监归了他掌管,所有人都只剩下目瞪口呆。

那样即便他没有了龙位,也将成为手握重权的人,未来的天子只能拉拢和重用。皇上不喜晋王?别瞎掰了,皇上喜欢得紧哪。

或者,有人看出了这一点,只是不敢落得揣摩上意的名声,於是默不作声。其实细想,也真有几位老臣在萧真订亲后,反倒对他亲近了些。比如老威远侯,王五小姐的祖父……

「都散了吧,明儿一早还要到海船那边溜躂一下哪。」那老者挥手招呼同伴。

萧真和琉璃也站起来,眼看天色黑沉,月洒大地,就打算先回驿站。

可就在这时,一道银光以极快的速度向琉璃激射而来,直冲她胸口要害。

有刺杀!是谁?到底躲不躲?

若不,十之*会重伤。若躲,她会武功的秘密就暴露了!可这不是时候!

怎么办?琉璃犹豫了。